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023-06-10更新 | 4707次组卷 | 14卷引用:五年(2019-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绘画中的“透视法”,最基本的视觉效果是近大远小。(见图一)

图一:利用透视法画出的铁轨与车站

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掌握透视法,绘画以记录内容为主,景物无论大小远近,并排放置,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透视法在绘画中的运用完成了从无到萌发的转折。有的画作已能看出一定的透视效果。这符合古典时代崇尚真实”的思想与风气。欧几里得的《光学》和托勒密的研究,为绘画透视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中古大部分时期,又几乎看不到透视法的运用了。画作主要服务于表现宗教故事或传达宗教信仰。可见,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仅是技艺发展史,也是观念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史。

1417世纪,在欧洲画坛上,透视法转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前人光学研究成果和艺术家实践经验基础上,意大利的阿尔贝蒂把定点透视理论纳入“绘画三要素”。随后越来越多的画作追求呈现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和自然感,融透视表现方法与人文主义精神为一体。(见图二)

图二:拉斐尔《雅典学院》

1819世纪,透视法仍然受到很多艺术家的尊崇,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19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绘画还原现实的任务逐渐让位于照相机。此后出现了一些体现新的追求和理念的绘画流派,开辟了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1)绘画透视法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四次转折,任选其中的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
(2)通过《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
2023-01-07更新 | 164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二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     
A.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B.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均带有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D.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2022-10-3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点12工业文明的来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约翰.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愦怒的葡萄》以美国20世纪30年代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乔德一家为代表的大批破产农民逃向加利福尼亚去寻找机会的经历。但是当他们最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加利福尼亚时,等待他们的不是梦想中的天堂,而是又一个地狱。该作品(     
A.叙述内容都是客观历史事实B.讴歌了坚毅勇敢的美国精神
C.是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与批判D.彰显了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西方现代派作家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看来,现在人变成了“虫”,肢体不全,住在垃圾桶里吞噬垃圾,而一些人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还在习惯与本能的支配下打发他们屈指可数的日子。这折射出西方社会(     
A.人文精神已荡然无存B.作家水平大幅度提升
C.工业文明已趋于末路D.深陷空前的精神危机
2022-09-26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3讲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大革命摧毁了旧的社会秩序,势必导致不同阶层的人们心态的变化。城市中的资产者追逐自由竞争,幻想在“平等"的社会氛围中达到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另-方面,大革命使贵族阶层逐渐落魄,于是悲观颓唐,对神秘彼岸的向往也成为流行的思想。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     
A.语言奔放且表现手法夸张B.深刻抨击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C.伦理思考具有非理性特征D.描写了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
2022-09-22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4专题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8C中—20C初)(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所示为法国画家籍里柯于1812年创作的《轻骑兵军官的冲锋》。画面中的一位全副武装的骑兵军官坐在奔腾如飞的骏马背上,挥舞着马刀,侧转身体命令士兵们随他冲锋。该作品所属流派的特点是(     
A.注重表现人的强烈的感情B.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C.刻意追求新颖的表现形式D.形式夸张且强调人的个性
2022-09-10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1讲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与文艺繁荣(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2年,法国著名剧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局外人》,不仅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而且情节松散,由一些彼此不相干的偶然事件组成,给人造成了一种荒诞感。这说明,该作品(     
A.反映了西方社会精神危机B.开创了荒诞派戏剧新风格
C.借鉴了现代主义绘画风格D.发展了浪漫主义文学内涵
2022-09-08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5专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20世纪初—1945年)(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赋予音乐家挣脱束缚、争取自由和表露个性的精神。以前,音乐家受雇于宫廷、教会、城市和剧院,按雇主要求为特定的目的和场合创作音乐。大革命后,他们跟随贝多芬走上“自由”音乐家的道路,其地位从奴仆一跃成为时代的先导。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音乐家们广泛搜集民歌,大量运用民间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汇。

——摘编自沈旋等《西方音乐史简编》

材料二   20世纪)无线电广播和音乐录制技术的巨大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欣赏音乐的习惯。音乐更迅速、更简便和更广泛地传播,提高了大众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人们可以随时听到名家大师们完美的演奏,对音乐更加熟悉。

——摘编自(法)P.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最著名的大众文化英雄是甲壳虫(披头士)乐队,他们来自英国的港口城市利物浦,尽管他们采取了美国流行音乐的风格,比如爵士乐和早期摇滚,但是甲壳虫乐队在即兴发挥的表演和对权威的嘲弄中加入了一种真正属于工人阶级的感觉。他们的音乐还表达了一种渴望享受生命乐趣的情感,这是现代西方社会大众文化跨越国界的重要特征。英国的这支流行音乐组合在70年代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对西欧带来了更为普遍的冲击。

——摘编自(美)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音乐的特点。
2022-08-3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特点类材料题-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模版
10 .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于1929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该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妹妹凯蒂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全文通过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几部分的“有限视角”进行补充。该作品(     
A.体现出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诞D.反映了阶级矛盾的尖锐
2022-08-26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5专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20世纪初—1945年)(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