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儒学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儒学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家诞生于春秋末年,为孔子所创立。孔子整理《诗》《书》《春秋》等“六经”,制定了儒家经典,为儒家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战国是儒学壮大期。此时儒家得到初步发展,成为势力强大一世的“显学”。……两汉儒学,趋于独尊,也是儒学蜕变,成为御用学术的开端。……另一方面,儒学在两汉又出现了变异,主要表现在以董仲舒为首的经学家引阴阳五行以解儒学。

﹣﹣摘编自舒大刚《中国历代大儒》


材料二   (宋代)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注:所谓“格义”是指在两种文化接触的时期,接受外国文化的人们喜欢把所接受的外国文化的某一方面,比附在本国文化的某一方面)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先秦儒学相比,汉代儒学的变异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走向精微的原因和表现
(3)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格义方式及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孔子与儒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