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过程。秦汉时期,国家统一,使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加强;而整合后的一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反过来增进政治一统。秦汉400余年间,这二者互相推助,形成互补机制,并惠及此后2000年的中国历史。以下不属于古代文化整合的是(     
A.“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三教合流”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影响实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____运动。
影响:它不仅为新兴的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2022-12-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不同学派的涌现,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比如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美”,墨子主张“非乐”,庄子崇尚“天籁”音乐。这些不同主张反映了(     
A.各国现实统治需要的差异性B.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各派哲学思想认识的差异D.社会转型推动文化创新
2022-10-25更新 | 80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文学虽都以不同角度突破了传统道术而各具特色,但“皆自以为真尧舜”,都是在为统治者设计治国平天下的方案。这说明,“百家之学”(     
A.体现了对政治的依附性B.对现实社会的探索
C.代表了新兴力量的崛起D.致力于追求社会和谐
2022-10-08更新 | 68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1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出现大变动和大分化,各种政治力量推出自己的思想家作为代言人;同时,七国争雄,各诸侯国招贤纳士,养士之风盛行,出现人才流动的局面,促进了思想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摘编自白毅《中国古代教育史概要》

材料二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秦国的军事实力,使秦军连破魏军,威震中原;基本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县制,加强了国君的力量。

——摘编自何兹全《何兹全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   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于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标解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思想领域形成的局面,并概括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各诸侯国变法的目的,并概括秦国变法的作用。
(3)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6 . 意义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_____     发展、_____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     运动。
(2)为新兴的_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2022-08-2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完全崩溃B.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活跃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2-08-19更新 | 61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一单元(A卷基础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出现在大概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觉醒”的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这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雅斯贝尔斯认为正是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这段时间,人类同最深刻的历史分界线相遇。在他看来,轴心时代同化了存留的一切,从那一时刻起,历史获得了唯一的结构和至少持续到我们时代的统一。所谓世界历史的“唯一的结构”,其实是指一种建诸人类共通感之上的“通性”。

——摘编自孙秀昌《“轴心”突破与“境界”自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轴心时代”这一主题,凝练一个观点并对其进行阐述。(要求:自拟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公元前500年前后,出现了人类文化突破现象,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其为“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如希腊三贤、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这表明(       
A.地理条件决定文明的发展类型B.人类文明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
C.农业文明多元并存具有相似性D.早期文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交流
2022-06-24更新 | 837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A.促进了政治统一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2022-06-08更新 | 8941次组卷 | 67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总结提升)-【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