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2019-05-20更新 | 631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官桥中学2020年高三高考全国卷限时训练(三)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新乐”兴起。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新乐进退无序,“奸声以滥,溺而不止”,舞者的动作犹如猴戏,观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转型下新旧文化的冲突
B.儒家学者并不关注社会现实
C.战乱环境中艺术发展受制约
D.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
3 .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学术文化却异常活跃,科技成就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其原因主要在于:
A.各诸侯国统治者重视学术文化的发展
B.广大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
C.与境外各国的文化交流的频繁
D.社会大变革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
2017-12-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专题复习历史易错试题集(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有关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搭建了舞台
B.“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魏晋时期士人深受选官制度的影响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封闭和保守的意识
D.“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政治选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