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2-23高一上·上海·期中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中国古代的制度与文化是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模仿示例,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选择字母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 刺史制度;       B. 礼乐文化;       C. 封邦建国体制     D. 诸子百家;   
2022-10-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1
2 . 时代不同,不同“时代”
“轴心时代”“希腊化时代”“蒸汽时代”
20世纪4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大转折时代。从________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人类自此进入“蒸汽时代”。
回答以下问题
(1)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时间上大约相当于中国的
A.三皇五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2)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能体现“轴心时代”中“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两位代表
A.苏格拉底   B.释迦牟尼   C.孟子   D.马克思
(3)有关“希腊化时代”介绍的空缺处,应是
A.亚历山大   B.成吉思汗   C.拿破仑
(4)促成“蒸汽时代”到来的关键因素是
A.全球航路的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5)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迈入了
A.电气时代   B.信息时代   C.全球化时代   D.多极化时代
(6)以“希腊化时代”为例,简述征服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7)以“蒸汽时代”到来为例,简述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2-06-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二模历史试题
3 . 中华文化的发展及传播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要研究中华文化的起源,首先要找到其多元一体的核心

——华夏族,其华夏认同观念对中国后世发展有巨大影响


(1)中原各国自称“华夏”,中原民众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是在(________)(单选)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


(2)将以下思想家与其主张准确对应。
①孔子   A.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
②老子   B.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③邹衍   C.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④韩非子   D.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⑤墨子   E.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先秦之后,中华文化继续发展。为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到了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黄宗羲等人批判理学,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改编自《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3)阅读以上文字,结合所学,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中华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琉球王国为例:1372年琉球诸国与明朝通过朝贡册封建立宗藩关系,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建立起统一的琉球王国,仍然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从14世纪末起,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出于维护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琉球王国以中国儒家思想的“德治”“家天下”为治国理念,但“家文化”下的宗族观念在琉球社会已经发生变异,如记录家谱时,琉球久米村不严格区分辈分,记录先人事迹时不避讳敢于直言事实,这与怀着对长辈尊敬之情扬善避恶记录先人的中国不同;……琉球墓葬礼仪虽沿用中国习俗使用龟甲墓,但墓地规模略小,男女墓地相同,并不体现男尊女卑之差异,办理丧事程序简单,允许女性参加墓葬祭祀活动。清明节祭祀祖先完毕后,会将祭祀贡品吃掉,表示与祖先共进食,而在中国因重视孝道鲜有吃祖先祭品的现象。

——刘晓飞《古代中国文化在琉球的传播发展与变异》


(4)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中华文化在琉球王国的传播?
2022-04-16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百家争鸣”到“法家独尊”,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这一转变体现了(       
①由分裂割据到国家统一                      ②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③思想控制日益得到加强                      ④儒家以外学派的消亡
A.②③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2-10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时代是(  )
A.殷商社会B.春秋战国C.秦汉帝国D.宋元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