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子》中所说的“神”是对古代有意志的人格种的否定,因此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无神论的先驱。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宗法制)趋向没落时,对“上帝”和“先王”的崇拜也就失灵。老子否定先王,并谓“天道无亲”,这是这一时代的反映。《老子》一书整理并阐发了春秋时期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所萌发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洞察到了自然界的一些大的规律性,同时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先王观念(把自然拟人化),从而得出自然史根源的结论,敢于说万物是自然,“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给有神论以重大的打击。

——摘编自华岗 《论老子哲学的伟大成就及其消极面和局限性》

材料二   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指出,研究墨子的思想.不能因为他的天鬼说,就给他戴上一顶反动的帽子。天鬼在墨子思想中形成一种“义法”“规矩”或“尺度”,用来衡量人们的行为。换言之,它是一种“方法性的手段”。墨子为传统的天允信仰附加了条件,让天鬼依据墨子的原则去行使赏罚。这可以在近代学者王国维的诠释中得到呼应:王国维将墨子学说限定在政治与道德的领域,认为其(鬼神观念)并非属于形而上学的讨论,而是用以规范政治与道德实践的原则。

——摘编自安妮《捍卫墨子:论侯外庐对郭沫若墨子明鬼主张之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老子“无神论”思想的内容及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墨子的天鬼信仰。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古人的鬼神观念。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推行德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兼相爱、交相利”;“非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和“无”、“难”和“易”、“美”和“丑”、“福”和“祸”,都可以相互转化;“加强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主题:百家争鸣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仁”、“礼”、“德治”
孟子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
法家韩非子

材料二   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

——引自易中天《百家讲坛·百家争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最欣赏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并说明理由。
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人把农耕看作对自然法则的臣服,认为人通过劳动可与自然及神的力量接触而不朽。随着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奴隶的普遍化,贬低劳动的观念产生,对手工业和商业的贬斥尤为明显,进入中世纪,劳动被视为上帝对人的惩罚,神学家们视劳动为人类抵御欲望诱惑、实现自我拯救的途径之一。

——摘编自付长珍、王成峰《从生产自身到发展自身--西方劳动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

材料二     儒家经典《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指出:“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材料三   墨子在《墨子非命》指出:男人当“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叔粟”,妇女须“凤兴夜寐,强乎纺绩织,多治麻丝葛绪布”。为此,他还提出了“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著名论断。

——摘编自罗军伟《论墨子的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西方劳动观念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儒家和墨家学派对生产劳动的不同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学派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认识。

2020-08-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4-16世纪的东西方,都有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但其性质和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却是迥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思潮就以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形式在诸子百家的相互辩难、相互补充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一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有”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一一被特拉克(意大利诗人,1304---1374)

                    “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

                                                         一一一波吉奥(意大利历史学家,约1380---1459)

材料三   他(李贽)不是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者,确切些说,他是一个时代主导价值观的“反叛者”、主体价值观的“补漏者”一一正如他临死前说的,我的所作所为,于“圣教”有益无害,然其所说之“漏”,且言辞之烈,毕竟痛彻挡权者之内心深处。

——《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


(1)结合所学,指出先秦儒家和墨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先秦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
(2)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简要分析该思想产生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宝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材料二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子

侈而情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子

材料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


请回答:
(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观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其主张对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2019-08-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13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卷历史科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仲在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时就曾极力推行鼓励人口增加的政策,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国语·齐语》),驱使男女早婚早育。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最早详细论述人口问题的思想家。他主张,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虚地”,要生产处足够的衣食必须用“力”(劳动),而“力”则来自劳动人口,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

——摘编自《墨子·节葬下》

材料二   1982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育两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孩。中央将计划生育做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同时,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摘编自网络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和墨翟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人口问题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趋势,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政策制定的认识。

2018-11-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管仲在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时就曾极力推行鼓励人口增加的政策,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国语•齐语》)驱使青年男女早婚早育。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最早详细论述人口问题的思想家。他主张,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虚地”,要生产出足够的衣食必须用“力”(劳动),而“力”来自劳动人口,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墨子•节葬下》)

—摘编自《中国古代人口思想》

材料二: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美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出现过3次人口增长的高潮:

第一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至1859年以前。

第二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南北战争后的1862年至1915年。

第三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946年至1965年间。

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始终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从美国建国到其人口增长到1亿用了139年的时间,而从1亿增长到2亿则只用了52年,从2亿增长到3亿更是只用了短短的39年,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美国带来了诸多利益,但与此同时,它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或不确定因素……显而易见,在亨廷顿等美国的政治精英们看来,外来移民尤其是欧洲以外的第三世界国家移民的大量涌入,会严重威胁到美国传统的白人基督教文明,重塑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严重侵蚀美国的立国之本——由西方文明所界定的民族认同以及美国信条原则所界定的政治原则,从而“导致小阿瑟•施莱辛格所说的‘美利坚分裂国’。”

—摘编自高英东《美国问题研究报告(2011):美国的实力与地位评估》

材料三:中国的人口经济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新常态同时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和“潜在风险”,其中一个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的问题是来自人口方面的变化,包括劳动力短缺和老化、持续低生育率和快速老龄化。人力短缺问题已经逐渐上升为主导性的新人口问题。如果说“生产力压迫人口”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人口压迫生产力”的问题将日渐突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低生育率人口问题”,低生育率趋势不仅将长期化,而且将内卷化,卷入“低生育——老龄化”的恶性循环之中。提出全面鼓励二孩应该成为紧迫的国家选择。

—穆光宗《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人口政策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和墨翟关于人口问题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人口政策的制定。

2018-09-1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管仲杂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时就曾极力推行鼓励人口增加的政策,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国语·齐语》,驱使青年男女早婚早育。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最早详细论述人口问题的思想家。他主张,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虚地”,要生产出足够的衣食必须“力”(劳动),而“力”则来自劳动人口。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墨子·节葬下》)。

——摘编自《足够古代人口思想》

材料二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美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出现过3次人口快速增长的高潮:

第一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至1859年以前。

第二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南北战争后的1862年至1915年。

第三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946年至1965年间。

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始终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从美国建国到其人口增长到1亿用了139年的时间,而从1亿到2亿则只用了52年,从2亿增长到3亿更是只用了短短的39年,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独一无二的。......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美国带来了诸多利益,但与此同时,它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或不确定因素......显而易见,在亨廷顿等美国的政治精英们看来,外来移民尤其是欧洲以外的第三世界国家移民的大量涌入,会严重威胁到美国传统的白人基督教文明,重塑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严重侵蚀美国的立国之本——由西方文明所界定的民族认同以及美国信条原则所界定的政治原则,从而“导致小阿瑟·施莱辛格所说的‘美利坚分裂国’。”

——摘编自高英东《美国问题研究报告(2011——美国的实力与地位评估》

材料三中国的人口经济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人口方面的变化,包括劳动力短缺和老化、持续低生育率和快速老龄化。人力短缺问题已经上升为主导性的新人口问题。....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低生育率人口问题”。.....提出全面鼓励二孩应该成为紧迫的国家选择。

——穆光宗《“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人口政策选择》

(1)根据材料一,指出管仲和墨翟关于人口问题观点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产生的历史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人口政策的制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