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世界的“例外”。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视界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而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解决危机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点。
(2)提炼材料二所陈述的核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子》《论语》与《韩非子》道德与功利等内容比较


《墨子》《论语》《韩非子》
信鬼神信亦不信不信鬼神
兼相爱,交相利仁爱;由己及人无爱;利己
信奉天意信奉天意不信天,信暴力
反对奢靡礼:享受与节制张扬私欲
崇奉圣人崇奉圣人反对崇圣
尚贤能举贤才不尚贤,以术御臣
崇尚教化教罚并用崇尚法治

材料二   古代西方智者的启蒙

人物、学派主要观点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守法即正义、认识你自己
柏拉图依智慧、品德分工,贤人治国
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逻辑论证系统
斯多亚学派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生而平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家、法家在社会功利方面的主张?结合墨家、法家,说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西方人文精神的要素?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