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思想家们关于义、利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了战国时期(        
思想家主张
儒家学派《荀子·大略》:“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
墨家学派《墨子·贵义》:“万事莫贵于义”;《墨子·经上》:“义,利也。义可以利人”。
法家学派《韩非子·八经》:“明主之道,臣不得以行义成荣,不得以家利为功,功名所生,必出于官法”。
A.诸子百家学术观点分歧B.重义成为时代潮流
C.新的阶级对立日益凸显D.义利矛盾引发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不别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兼相爱,交相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庄子主张“道通为一”;韩非子提出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这些主张(     
A.表明了封建制度已经建立B.体现出大一统的发展趋势
C.说明中央集权制全面确立D.反映了百家思想发展趋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礼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
2021-07-08更新 | 9235次组卷 | 7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2022-06-23更新 | 321次组卷 | 4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墨子·尚贤》中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反映了墨子
A.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尚贤B.反对宗法世卿世禄制度
C.代表下层手工业者利益D.强调构建政治和谐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天下之乱是起于人们思想不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他倡导:百姓“闻善而不善,皆以先告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皆非之。”他是
A.墨子B.孔子C.孟子D.庄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2020-07-12更新 | 9023次组卷 | 11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墨、法B.儒、法、道C.法、儒、道D.道、法、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