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墨子以“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为由,指出君主的当务之急是“将在于众贤而已”“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这一主张(     
A.体现了诸子思想的融会B.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
C.认同了礼乐教化的功能D.强调了君主权威的重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 “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公平公正B.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C.劳动教育开始普及D.墨家重视贤人示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老子主张“五音令人耳聋”“大音希声”;墨子提出“乐愈繁,治愈寡”“圣王不为乐”。这反映出
A.社会转型促进了音乐发展B.音乐审美折射出政治理念
C.思想争鸣促进了文艺繁荣D.音乐教化功能被充分发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美”,墨子主张“非乐”,庄子崇尚“天籁”音乐。这些不同主张反映了
A.各国现实统治需要的差异性B.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音乐思想是哲学认识的反映D.社会转型推动文化创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礼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
2021-07-08更新 | 9238次组卷 | 77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新高考七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墨家为春秋战国时期之显学,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其“显”在于“兼爱”、“非攻”的政治活动上,而关注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受统治者和群众欢迎的,甚至在墨家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材料说明了
A.墨家接纳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百家争鸣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墨学更受当时统治者的青睐
D.社会政治问题备受思想界的关注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30次组卷 | 7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