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汉窦太后因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宰相”,汉武帝方能“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来一步步完成“独尊儒术”的事业。这反映出当时(     
A.官员升迁依赖统治者喜好B.文化专制趋势较为明显
C.黄老治国已成为社会共识D.治国理念影响文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东汉画像石刻画的春秋时期孔子率弟子问礼于老子的情景。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并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此图反映了(     
A.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的确立B.儒学与道教相互借鉴
C.艺术创作对时代精神的彰显D.崇尚礼仪的文人意趣
3 .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2023-03-03更新 | 213次组卷 | 39卷引用:贵州省息烽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4 . 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汉武帝认可。据此可知,该时期
A.察举制度开始形成B.选官用人标准有所变化
C.黄老之术影响结束D.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上·广东汕头·阶段练习
5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语常被认为是汉武帝或董仲舒之言。经学者考证,“罢黜百家”最早语出西汉儒者卫绾,董仲舒仅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亦未言及“独尊儒术”。这表明
A.“独尊儒术”是后人的解释B.儒学独尊地位并没有确立
C.“罢黜百家”是时人的共识D.汉武帝尊崇儒术不是事实
2022-04-28更新 | 39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1-22高一上·辽宁营口·期末
6 . 董仲舒详细叙说了“尊崇儒术”的理由:《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尊崇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A.罢黜百家B.大一统C.思想统一D.明法度
2022-02-02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     
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
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
2021-09-08更新 | 63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0届贵州省贵阳、铜仁、六盘水、黔南州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尊君”"和“重民”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体两翼,而体现儒家民本主义的精辟词语“爱民”“重民”"“恤民”则常被后世引述。这说明
A.儒家思想可以制约绝对君权B.儒家推崇明君但反对尊君
C.民本思想符合政治统治需求D.民本主义与皇权政治对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东汉末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太学领袖郭泰、贾伟节率领太学生以弘明善恶,匡正时弊为宗旨开“清议”之风,扬清激浊,褒贬朝臣,一时之间致使“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而不敢登太学之门。这说明汉代太学
A.体现了独尊儒学的国家政策B.以参政议政为主要职能
C.改变了东汉晚期的政治生态D.发挥了舆论引导的作用
10 . 董仲舒认为,帝王作为天子,所作所为皆应顺应天时。故庆、赏、罚、刑应与春、夏、秋、冬相应。若非如此则是与天命相悖,招致灾祸。该论调
A.使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社会化B.进一步强化了儒学正统地位
C.完成了儒学信仰理论的重建D.意在以天命来约束君主行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