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关于对“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两个历史现象的正确分析是(   
A.两者手段、方法相同,本质相同B.两者手段、方法不同,本质相同
C.两者手段、方法不同,本质不同D.两者手段、方法相同,本质不同
2 . 汉代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并据此将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贫贱者,冥顽不灵,有恶而无善;第二种是“中民”,可能经过教化而发扬“善性”;最后一种是少情欲之人,不教而善,具有所谓“圣人之性”。据此推知,董仲舒(     
A.否定了孔孟的人性观B.强调政府的教化责任
C.主张统一全国的法度D.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现代学者徐复观指出:“通观古今中外,学术与政治,必有一相当距离,使其能在社会上生根,学术乃有发展可言,政治乃能真得学术之益。所以仲舒一时的用心过当,终于是贻害无穷的。”该学者认为汉代(     
A.学术研究背离孔孟之道B.治国主张脱离现实政治
C.传统信仰体系亟待重建D.儒学沦为政治统治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宣帝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汉宣帝以尊崇的态度对待儒学,但在政事的操作方面仍然比较注重任用有实际管理能力、熟悉法令政策的“文法吏”,以刑名为基准考核臣下。这体现汉宣帝治国理政的特点是(     
A.以法为教B.崇德尚贤C.分权制约D.儒法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董仲舒认为,人和天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如果自然界发生了灾害,这就是对人间的警告,如果不去反省改正,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衰败。由此可知,“天人感应”学说体现了(     
A.借助自然强化皇权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宗教迷信盛行一时D.儒学仁政民本思想
2022-07-12更新 | 472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时在长安设立太学(即大学),推行教化。董仲舒认为“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设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郡国乡邑也要办各级地方学校,把儒家《五经》列为教学内容。这说明,西汉政府
A.废除了贵族特权B.兼用儒法思想C.确立了儒学正统D.调整了选官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秦汉时期,在参与实际政治的过程中,儒家学者逐渐从“儒者”变成了“儒士”。因此,学者余英时指出“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这里的“法家化”指的是儒学
A.丧失了社会批判精神B.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
C.融入于法家思想体系D.与官僚政治逐步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先秦阴阳家认为政治教化必须与所属德行相配。汉昭帝时,泰山有大石自立,昌邑有枯树复生,董仲舒的再传弟子眭弘根据这种异象建议昭帝禅位。汉元帝时,司隶校尉盖宽饶上书,指当时“圣道渐废,儒术不行”,君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建议元帝禅位。成帝时的谷永,亦向皇帝提出禅位建议,甚至汉哀帝本人亦曾提议禅位给董贤。这反映了
A.汉代儒学的粗鄙B.汉朝政局的动荡
C.统治阶级的昏庸D.西汉后期人心思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皇帝的支持下编撰《汉书》。他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先秦以来各种图书分为六大部类,即“六略”。第一部类是最重要的典籍,其中按重要性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和小学等。《汉书·艺文志》的书目分类及排列显示出
A.统治者倡导文化多样化发展B.史书编撰成为官方垄断事务
C.儒家思想仍然处于主导地位D.思想活跃带动文化交流繁荣
2022-04-22更新 | 380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两汉时期,自汉武帝起有17位皇帝在诏书中征引经书,主要涉及重农、举贤、宽刑、应祥瑞、施惠政、申礼制、倡伦理、示谦惧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与政治的互动B.君主按照经典施政
C.休养生息的社会需要D.习儒读经的社会风气
2022-04-21更新 | 499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