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汉代儒学家对宗法制度进行了再解释:天子,诸侯的继统属于君统,卿大夫、士的继统属于宗统;宗法制度只是卿大夫、士的继统法,与天子、诸侯无关。因此有“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的说法。这反映出汉代
A.宗法制度得到严格承袭B.政治伦理逐渐弱化
C.儒家思想确立独尊地位D.君主专制程度加深
2022-06-14更新 | 1670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家的巩固(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2 . 董仲舒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这反映出董仲舒
A.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辅助皇权进而确立儒学权威
C.融合先秦学术夯实皇权政治D.运用法家学说解释儒家伦理
3 .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实施的某些政治举措,推动了汉代由“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的巨大转变。这些举措
A.使汉代出现“齐鲁多卿相”的现象B.有利于汉武帝时期思想的多元化
C.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郡县制D.打破了世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2022-02-26更新 | 22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4 . 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礼群生,告太平于天下,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古代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B.报答天地之恩C.宣扬君权神授D.祭祀天地神袛
2022-01-01更新 | 45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练习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

材料一   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上者五六百户”,到文景之时,“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汉初思想文化的混乱,黄老思想以“无为”为基调,导致政府处理问题时,不得不依靠法术。同时大量食客游走于诸王之间,思想得不到统一;地主豪强“众其奴婢,多其牛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蓄其积委”致使“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汉初匈奴越来越猖獗,“汉文帝十四年,单于十四万入萧关、杀北地都尉,虏人民畜产甚多”,“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掠甚众而去”。对于这些问题,汉初诸帝也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没有一种全新的政治思想做指导,因此缺乏有效的对策。日趋严重的内忧外患急需变无为而治为有为政治。

材料二   此时的儒学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具有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合理部分,因此,受到汉武帝的高度重视。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所谓“内圣外王”,刚柔相济,人治社会的政治理想第一次因为有了一套完备的仕进制度而得以确立;使得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社会牢固、安定的势力,并进一步推而广之,最终使之成为整个法制国家的基础。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实施的影响。
2021-12-01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配套练习·解析)-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练习(新教材版)
6 . 董仲舒认为:对社会民众的教化直接影响到王朝的统治,故君王要通过学习儒家典籍,成圣成善,在此基础上施行王道教化;其次,各级官吏要上承君王,下启社会民众,通过施政和兴办教育等多种途径完成对社会民众的教化。材料表明
A.儒家伦理提升了官吏执政能力B.社会教化拥有浓厚的政治内涵
C.社会教化能够规范民众个人的行为D.社会教化的原则是三纲五常
2021-12-01更新 | 522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7 . 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曾写道“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史书中记载不可能发生的日食,这一现象反映了()
A.对史料应多方甄别和印证方可使用B.古代天文观测在精确度上存在不足
C.政治影响天文观测D.天文观测注重实用性
8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三教合归儒
2021-09-27更新 | 635次组卷 | 32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二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同步练习
9 . “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     
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
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
2021-09-08更新 | 632次组卷 | 36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备作业)
10 . 汉武帝时,因连续有两座皇家祖庙发生意外火灾,儒生董仲舒上书朝廷,要求在宗室贵族和皇帝近臣中找出几个为非作歹的杀头示众,以安天下民心。这一材料说明董仲舒(     
A.继承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B.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C.主张极力维护皇权D.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