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继秦王朝迅速崩溃后建立的汉朝并非简单的“汉承秦制”,汉朝不仅接受其制度框架和管辖疆域,更重要的是总结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强力政权迅速崩解的历史教训。站在先秦儒家对“礼乐制度”进行仁义伦理反思的立场上,汉初儒者贾谊明确地指出:秦朝的过错是片面地实施了法家工具主义的效力原则,“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以暴虐为天下始”,社会风气因此而衰变。其实,先秦法家工具主义取向的强制性和功效性思想,经过春秋和战国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到秦王朝建立时已经积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由此产生了以无限酷刑和重刑实现法律的即时工具效力,“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所以,贾谊的总结一方面是在批判运用于秦朝的法津工具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在宣扬儒家的法律道德主义,“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摘编自单纯《过秦与正韩:论儒家对秦制及法家思想的批判》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秦汉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一书的目录摘编。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上古:中华文化的发生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1 殷商神本文化

2 周人文化维新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

1 玄学崛兴

2 道教的创制与佛教的传入3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 勃兴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 冲突与融合

1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2 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3 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据《中国文化概论》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阐述作者以“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作为“第四节秦汉” 子目标题的理由。
(2)在目录“两宋”、“明清”中任选一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其子目的编写并简 要阐述你的编写理由。
2021-01-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04-17更新 | 6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平冈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