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汉朝推崇的关于儒术与王霜杂治的三种观点。

1

巩绍英

由于儒家的理想不能完全切合实际,武帝不得不采纳法家的主张,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杂霸政治”;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在文化方面占据统治地位,而“杂霸政治”又成为封建统治的手段

2

赵克尧

汉武帝的“尊崇儒术”是有前提条件且有名无实的,他只是以儒学作为法学的门面装饰,实际他尊崇的是融合了诸家重利说的汉代儒学

3

张烈

汉武帝所尊的儒术虽然包含了法家法治思想和阴阳五行家的迷信观念,但主要还是指儒家的仁政思想和大一统的思想;国家的统一,必然推动统治思想的统一;百家争鸣的结束,与尊崇儒术并无直接联系

一一摘编自赵债生、郑宝琦等《中国通史史论辞典》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一种或几种观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4-0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义的文化包据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视角。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文化的发展,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借鉴、吸收外邦文化,同时保持民族主体性、独立性。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既要慎重总结传统文化,又要虚心学习西方文化,同时更要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摘编自张岱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所示观点的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13更新 | 31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一个有文化的民族会没有历史的,也没有一个有历史的民族会没有文化的。同时,也没有一段有文化的历史,而不是由一个民族所产生的。因此,没有历史,即证其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也不可能有历史。因为历史与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表现。所以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也不可能有民族之成立与存在。如是,我们可以说: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此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我们要把握这民族的生命,要把握这文化的生命,就得要在它的历史上去下功夫。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13更新 | 41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十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继秦王朝迅速崩溃后建立的汉朝并非简单的“汉承秦制”,汉朝不仅接受其制度框架和管辖疆域,更重要的是总结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强力政权迅速崩解的历史教训。站在先秦儒家对“礼乐制度”进行仁义伦理反思的立场上,汉初儒者贾谊明确地指出:秦朝的过错是片面地实施了法家工具主义的效力原则,“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以暴虐为天下始”,社会风气因此而衰变。其实,先秦法家工具主义取向的强制性和功效性思想,经过春秋和战国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到秦王朝建立时已经积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由此产生了以无限酷刑和重刑实现法律的即时工具效力,“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所以,贾谊的总结一方面是在批判运用于秦朝的法津工具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在宣扬儒家的法律道德主义,“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摘编自单纯《过秦与正韩:论儒家对秦制及法家思想的批判》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秦汉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6928次组卷 | 6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新桥中学2022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一书的目录摘编。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上古:中华文化的发生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1 殷商神本文化

2 周人文化维新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

1 玄学崛兴

2 道教的创制与佛教的传入3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 勃兴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 冲突与融合

1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2 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3 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据《中国文化概论》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阐述作者以“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作为“第四节秦汉” 子目标题的理由。
(2)在目录“两宋”、“明清”中任选一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其子目的编写并简 要阐述你的编写理由。
2021-01-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部分历史现象

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
国家统一、分裂割据
中央集衩、君主专制
外咸干政、宦官专权
盛世乱世、改朝换代
农民起义、民族融合
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田庄经济、土地兼并
雇佣劳动、区域贸易
徭役赋税、海禁闭关
重农抑商、人口迁移
百家争鸣、思想统一
民本思想、仁政思想
天人感应、理学心学
唐诗宋词、书院建设
文化传播、文化交流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古代史》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请在任意三类历史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2个现象,据此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关联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饱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先从三列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0-09-29更新 | 61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舍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时期内容出处
战国时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
秦汉及以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汉书·王吉传》
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四个特点: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白寿彝:《中国通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1-10更新 | 36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林尘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8-06-10更新 | 4390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