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汉朝推崇的关于儒术与王霜杂治的三种观点。

1

巩绍英

由于儒家的理想不能完全切合实际,武帝不得不采纳法家的主张,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杂霸政治”;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在文化方面占据统治地位,而“杂霸政治”又成为封建统治的手段

2

赵克尧

汉武帝的“尊崇儒术”是有前提条件且有名无实的,他只是以儒学作为法学的门面装饰,实际他尊崇的是融合了诸家重利说的汉代儒学

3

张烈

汉武帝所尊的儒术虽然包含了法家法治思想和阴阳五行家的迷信观念,但主要还是指儒家的仁政思想和大一统的思想;国家的统一,必然推动统治思想的统一;百家争鸣的结束,与尊崇儒术并无直接联系

一一摘编自赵债生、郑宝琦等《中国通史史论辞典》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一种或几种观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4-0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继秦王朝迅速崩溃后建立的汉朝并非简单的“汉承秦制”,汉朝不仅接受其制度框架和管辖疆域,更重要的是总结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强力政权迅速崩解的历史教训。站在先秦儒家对“礼乐制度”进行仁义伦理反思的立场上,汉初儒者贾谊明确地指出:秦朝的过错是片面地实施了法家工具主义的效力原则,“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以暴虐为天下始”,社会风气因此而衰变。其实,先秦法家工具主义取向的强制性和功效性思想,经过春秋和战国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到秦王朝建立时已经积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由此产生了以无限酷刑和重刑实现法律的即时工具效力,“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所以,贾谊的总结一方面是在批判运用于秦朝的法津工具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在宣扬儒家的法律道德主义,“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摘编自单纯《过秦与正韩:论儒家对秦制及法家思想的批判》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秦汉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舍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时期内容出处
战国时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
秦汉及以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汉书·王吉传》
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四个特点: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白寿彝:《中国通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1-10更新 | 36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林尘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