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的地位。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国内形势有了变化,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当时的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设弟子员,并以董仲舒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摘编自赵吉惠《中国儒学史》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春秋战国至唐朝儒学地位的变化。
(3)结合儒学地位的变化,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法两家主张的差异


强调内容实施方式特点目的
儒家礼义伦理道德教化以理服人王道
法家法治制度法律刑罚以力服人霸道

——马小红《古法新论》

材料二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儒家和法家的政治主张?并各列举一个代表人物?
(2)依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2021-12-22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毁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草,迪绝百流,遥乃兴学校,置悔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二 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在《辛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教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策刻,亦何益战!”

材料三 自汉以来,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成为裁们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科技文艺成就也充实和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功能,构成了光耀千秋、辉燑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之根。

——摘编自王志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及提出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认识。
4 . 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三个基本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