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
B.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
C.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D.百家争鸣局面的最终结束
2 . 儒家的灾异理论认为自然界的灾异与皇帝的作为有很大的联系。魏晋以来,皇帝通常以罪己的方式应对灾异事件;而到了清朝,皇帝则经常利用灾异督责大臣,痛斥官员的恶行。这种变化表明清朝
A.专制制度腐败日趋严重B.儒家伦理对君主的约束力弱化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D.皇帝推卸政治管理失误的责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2016-12-12更新 | 206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秦代会稽刻石及秦简中规定:妻子杀死与人通奸的丈夫无罪;夫因妻凶悍而将其耳撕裂当处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而汉代以后则情形大变,唐、宋律法规定:妻殴夫规定徒1年,伤重者加凡伤3等处罚。此变化反映了
A.秦代严格实行“以法治国”B.唐宋律法严重缺失公正性
C.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了强化D.理学已成为封建主流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