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2022-06-05更新 | 1582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汉宣帝晚年,曾与太子刘奭闲聊,刘奭认为皇帝执刑太深,宜用儒生实施仁政。宣帝勃然作色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并感慨道:“将来乱我家者,太子也。”这说明汉宣帝治国
A.儒法并用宽严相济B.严格遵循西汉制度
C.休养生息施行仁政D.教育储君依法治国
2022-06-02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汉时期,在参与实际政治的过程中,儒家学者逐渐从“儒者”变成了“儒士”。因此,学者余英时指出“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这里的“法家化”指的是儒学
A.丧失了社会批判精神B.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
C.融入于法家思想体系D.与官僚政治逐步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皇帝的支持下编撰《汉书》。他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先秦以来各种图书分为六大部类,即“六略”。第一部类是最重要的典籍,其中按重要性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和小学等。《汉书·艺文志》的书目分类及排列显示出
A.统治者倡导文化多样化发展B.史书编撰成为官方垄断事务
C.儒家思想仍然处于主导地位D.思想活跃带动文化交流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后汉书》记述,刘秀“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后“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汉明帝“学道九载”“通明经义,观览古今”。这类记述可以说明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确立B.统治者利用政权干预思想演变
C.西汉历代帝王对儒学的重视D.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的政治需求
6 . 十八世纪的-位法国学者曾称赞当时某国的政治,认为这个国家的君主以伦理、道德治理天下,任用知识分子为官,但官位并非世袭,堪称希腊“哲学家国王”的典范。这位学者所称赞的国家是
A.日本B.中国C.奥地利D.雅典
2021-08-3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史书记载,海昏侯刘贺,曾经当过西汉皇帝,但仅仅27天后就被废黜,史称汉废帝。而刘贺被废的原因是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不学无术,不遵礼仪。2015年年末,江西南昌发掘了座汉代古墓,被确认为西汉列侯“海昏侯”的墓葬。墓葬的规模远超过公侯一级。海昏侯墓已经出土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和麟趾金25枚,五铢钱多达200万枚,重达十吨。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器,特别是巨大的青铜温鼎和青铜蒸馏器。青铜蒸馏器一度被认为是西汉的酿酒器。这个说法如果被证实,将成为我国汉代即可制作蒸馏酒的有力证明。但是,这件出土的蒸馏器也可能用于蒸馏花露水或与炼丹有关,但由于其出土于墓葬酒库中,所以怀疑它与酒的生产有关。在墓葬发掘过程中,刘贺墓主椁室内发现一组屏风,上面绘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当年很可能就放置在刘贺床榻之前。同时,墓葬中还出土了编钟、琴、瑟、笙等乐器,以及棋盘。特别是出土了万余枚竹简,竹简上有《论语》的内容

——摘编自《国家地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的作用。并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两项信息加以说明(要求:信息提取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1-08-27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忠与孝分离,君可以选择臣,臣亦可以选择君;汉代宣扬忠孝一体,并将行孝对象在父母长辈之外又衍生出君主和师长。这种变化
A.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B.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C.削弱了宗法血缘的影响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格局
2021-05-17更新 | 523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
2021-03-23更新 | 24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儒学忠君思想的进一步强化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2020-10-13更新 | 243次组卷 | 47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