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汉代有一案件:甲有子乙以乞丙,乙后长大,而丙所成育。甲因酒色谓乙曰:汝是吾子。乙怒,杖甲二十。甲以乙本是其子,不胜其忿,自告县官。董仲舒断之曰:甲生乙,不能长育以乞丙,於义已绝矣。虽杖甲,不应坐。材料主要反映出(     
A.儒生干政B.儒学巩固皇权
C.儒术独尊D.儒学影响司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两汉时期,自汉武帝起有17位皇帝在诏书中征引经书,主要涉及重农、举贤、宽刑、应祥瑞、施惠政、申礼制、倡伦理、示谦惧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与政治的互动B.君主按照经典施政
C.休养生息的社会需要D.习儒读经的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董仲舒特别强调儒家“大一统”思想,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从此,这一思想贯穿中国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下列对这一局面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儒学取得官方统治地位B.大一统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新儒学融合了战国各家学说
4 . 汉代有一案件:“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该如何裁决甲呢?董仲舒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据此论,皇帝最终宽释了甲。材料主要反映出
A.儒生干政B.儒家约束皇权C.儒术独尊D.儒学影响司法
2020-09-10更新 | 597次组卷 | 18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重点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这反映了汉代
A.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B.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2020-12-11更新 | 641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
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
2021-10-23更新 | 306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面能论证这一观点是
A.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B.焚书坑儒推恩令
C.统一文字推恩令
D.统一文字独尊儒术
2019-11-01更新 | 63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9 . 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据此可知当时
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
B.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
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
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
2019-11-08更新 | 810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汉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以至于形成了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学的局面。上述局面的出现
A.加速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B.标志着儒学以外其他学派的消亡
C.促成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机制D.导致了思想学术界的黑暗和倒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