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思想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溯历史,国学的基本学理和精神都产生在先秦百家争鸣这个伟大的“轴心时代”。“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术皆应时而生 。”

——胡适《说儒》


(1)请根据材料,完成以下表格:

特点

观点
儒家孔子的思想是关于道德的、政治的,……他认为政治和社会的和谐来自于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行为举止要符合传统规范。
道家道家学者把全部精力放在思考和内省上,希望借此理解统治世界的自然法则,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如果人们不再参与他们不懂或者无法控制的事情的话,就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和谐。
法家法家思想致力于寻找一种管理国家的方法!这种有效的方法以实践性强和冷酷无情著称。

——以上材料均摘自《新全球史》(上)

董仲舒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材料中“董仲舒的理论”指的是什么?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种理论?
(3)经过魏晋隋唐的沉寂,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历史上的新时代,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参考下列材料,谈谈你对理学的认识。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宋·文天祥《正气歌》


(4)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思想家,既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寻找变革的依据,又借助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倡导变法以救亡。请分别叙述上述维新派人物最有代表性的思想主张。
2020-02-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题
2 . 思想文化的演进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说明西汉“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阅读表格,从“西方思想文化进步”的某个角度,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十日谈》《社会契约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伏尔泰牛顿但丁
柏拉图彼特拉克孟德斯鸠《物种起源》《理想国》苏格拉底

示例:
主题: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复苏关键词:但丁、彼特拉克、《十日谈》
添加的关键词:达•芬奇
(3)依据下列材料概括20世纪初中国思想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所学说明其历史影响。

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这样集中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上海,陈独秀等于1920年5月发起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2019-04-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3 . 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下面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讲学处——杏坛。假设你是孔子的学生,请简述孔子当年讲学的主要内容。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战国
孟子

荀子

南宋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3)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概况指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4)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面对世界,面对人。
古代希腊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
2016-11-18更新 | 5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北京五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