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汉武帝继位后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领域措施
政治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吏和豪强
思想将崇尚积极作为的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罢黜主张“无为而治”的官吏
经济将铸币、煮盐、冶铁等行业纳入国家统一经营,设均输官,掌管全国各地物资的调配
外交派张骞远赴中亚,与西域各国结好
A.实现了社会性质的转变B.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
C.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D.缓和了政府与商人的矛盾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材料二 夫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新”在何处。
2020-12-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大洋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
2019-10-13更新 | 180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大洋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2019-07-18更新 | 1863次组卷 | 39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C.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2018-12-12更新 | 148次组卷 | 36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孔孟苟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技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然而,官方化儒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系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

——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

材料二 元初统治者对文教、科举的不重视,大量的知识分子不能进入仕途,他们或从事底层教育(书院、私整),或进入底层政治系统,他们将理学的精神渗透在教育理念和地方政治治理中;还有一部分人因无法进入仕途,或选择隐著述,或选择创作杂剧糊口度日,他们在信仰上虽然出现危机,但是仍在一定程度上坚持着儒家信仰,理学在他们的作品,诘如诗词、杂剧、元曲中得到体现。仁宗延估元年(1314年)科举恢复,程朱理学的典籍尤其是未惠《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目。

——朱军《元代理学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宫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背景和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成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