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19更新 | 89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自汉武帝时代以后,士人数量剧增。一方面,博士弟子的人数从汉武帝时的五十人增至西汉末的三千人,再增至东汉时代的三万人,郡国也开始设立学校;另一方面,私人教授也愈来愈普遍,“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由此可知,两汉时期(     
A.儒学思想影响渐广B.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C.教育体系已趋完备D.士族势力日益强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末期到西汉中期的社会,(统治者)通过选择,在诸子百家中逐渐确立了儒家的地位。儒家善于继承前朝的典章制度,并与时推移,加以适当的因革损益,使之合于当世,便于应用。其生聚教训之策,更足以内裕民生而外服四夷。内裕民生应视为安邦之本。在分配经济资源,在财产与权力的再分配过程中,儒家满足人民的一个基本公正合理的要求,强调民生,制民恒产,主张惠民、富民、教民,缩小贫富差距。其推行的文官制度、教育制度,为平民、为农家子弟提供了受教育及参与政治的机会。这种制度的建构本身,是儒家理念促成的。这个制度文明背后的理念,是维系人心,协调社会人心的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系统。

——摘编自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末期到西汉中期的社会是如何通过选择确立儒家地位的,并说明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以隋唐到明清的儒学地位为例,阐述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使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的“士”是历代的精英阶层,其内涵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内涵
西周贵族的最后一个等级,大多受过“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指文士,即具有一定知识和才学、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特殊阶层,来源广泛,派别众多,为各诸侯国所重视。
两汉(武帝后)儒学之士,学习儒家“五经”、“六艺”等。
魏晋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隋唐宋元泛指读书人,来源广泛。
明清指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以学“四书”“五经”为主。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任选三个历史时期,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时,孔安国把《论语》中“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注为“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东汉时,马融把《论语》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为“道,谓为之政教”。由此可见,他们
A.希望恢复周朝礼乐制度B.把民本思想转化为了政治实践
C.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融汇了先秦诸子百家政治理念
2022-05-18更新 | 40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汉时,从高祖到景帝,地方长吏主要以军功、事功、中央官外调、酷吏充任;武帝时期开始任用儒生,但以积功而担任地方长吏的仍占多数,酷吏也极为活跃;元帝时期,经学之士己在地方长吏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反映了汉代
A.儒学地位不断上升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
C.法家思想遭到抛弃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022-03-02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汉代《乐记》一书汇聚了先秦诸子言乐的思想,书中写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反映出,先秦时期“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维护君主专制统治B.迎合贵族娱乐需求
C.教化民众和谐社会D.传播诸子不同思想
2022-01-2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代,公卿大夫靡不“穷经”,魏正始以后却是“公卿士庶,罕通经业”。阮籍、鲍敬言甚至言称无君无臣,天下太平。南朝官员王琨还曾因遵循“男女无亲授”的规则而遭众人“嗤笑”。这些变化反映了
A.儒学面临着信仰危机B.儒学满足了统治的需要
C.思想文化趋于保守化D.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2022-01-12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武帝时期,设置五经博士,重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B.社会政治局面长期稳定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选官用人制度趋于成熟
2022-01-09更新 | 29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