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简述中国古代思想演变历程。(用思维导图书写)
2 .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的理解。
2020-06-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东汉末年
A.儒学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2020-06-19更新 | 445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中所记载的职业等级是士(知识分子)、商、农、工,《史记》里则是农、工、商、陶,《前汉书》定下的职业等级则是士(儒士)、农、工、商。这一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B.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
C.史家学术思想的差异D.儒家学说地位的提升
5 . 如图是汉代画像石《梁节姑姊》,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注:梁节姑姊,战国时魏国妇人,因家中发生火灾,其进入火场本欲救兄弟之子却误救出自己的孩子,于是跳入火海以示其诚。)
A.妇女家庭地位低下B.雕塑水平的高超
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重义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7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过程中因时而变,下列相关阐述表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早期儒学
②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③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汉高祖要求下,陆贾著《新语》十二篇,总结秦亡汉兴教训。文帝时贾谊著《过秦论》《治安策》、贾山著《至言》,都对历史经验作了深刻的总结。这些作法
A.体现了开拓进取的精神B.促成了私家撰史的风气
C.推动了士人政府的形成D.提升了国家治理的能力
9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发展为时代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
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
10 . 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朝廷规定“博士弟子不限员”“民有能通一经者,免本身徭赋。”这一政策的推行
A.促使儒学开始走向政治化B.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C.为察举制推行奠定了基础D.有利于主流思想在民间推广
2020-04-3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