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7-09-12更新 | 194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政府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重并不太高,直到东汉时期这一比例仍旧很低,不仅如此,两汉时期抱怨儒生过于迂腐,难以胜任公务的言论也不绝于耳。这些现象反映出
A.汉代中央没有真正掌握选官权
B.儒生参政被谨慎对待
C.儒家崇尚空谈,不被社会尊重
D.独尊儒术遭遇极大阻力
2017-09-06更新 | 51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2022届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4 .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
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
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2016-12-13更新 | 1610次组卷 | 3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已。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
B.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疆化
C.儒家教化逐渐普及
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6 .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明清时期B.汉朝和隋唐时期C.隋唐和明清时期D.隋唐和晚清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2016-12-12更新 | 148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战国时,齐国在国都附近设稷下学宫,作为齐国的教育中心与学术中心;汉朝时汉武帝设立太学。两者都
A.以儒学五经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B.延续了私学在教育领域的意义
C.培养了国家需要的管理人才
D.表明官学是当时唯一的办学形式
9 . 《金乡县志》记录了明代地方官的一次祝酒词:“敦崇礼教,举行宴饮,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内睦宗族,外和乡党”。此中包含的中国传统观念不包括(       
A.宗法观念B.忠孝观念
C.遵守秩序观念D.崇信佛道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诗经》)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材料表明,西汉武、宣年间
A.汉代的儒学重在阐发义理
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以儒学为依据选拔人才
2016-11-27更新 | 43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9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