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晋律》实行“五服治罪制度”,其刑罚原则是:亲属相犯,以卑犯尊者,关系越亲则处罚越重;亲属相盗,关系越亲则处分越轻。这一立法的历史背景是
A.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C.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
D.轻罪重罚观念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迁写《史记》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作为“世家”来记载。与之相关的背景是
A.司马迁记史不严谨
B.孔子被追封为诸侯
C.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D.世家大族掌握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下列与此有关的社会背景是
A.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D.佛教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
2017-12-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司马迁的《史记》没有单独的惠帝传,将惠帝附于其母《吕太后本纪》中,太后从其本姓,母子同传:班固的《汉书》作《高后纪》,舍其本姓从夫称“高后”,还专门为惠帝作《惠帝纪》,置于《高后纪》之前。对这一变化原因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人修史方式的不同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母系意识影响力减弱D.儒家思想影响力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董仲舒特别强调儒家“大一统”思想,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从此,这一思想贯穿中国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下列对这一局面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儒学取得官方统治地位B.大一统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新儒学融合了战国各家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画像砖《养老图》(如图)反映了统治者救助下层民众的现象,其救助原因包括天现异象、针对特殊群体救济等。这反映了
A.无为而治的政策B.民本思想的影响
C.保障制度的成熟D.等级秩序的弱化
7 . 从汉朝起,历年二千,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其间或兴或衰,却没有一个学派或宗教,能夺取它的正统地位。儒学的不败原因有
A.严格拥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B.其它学派缺乏特长
C.统治者历来尊重儒学D.儒道佛鼎立,儒守中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