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西汉时,城市中社会教化的主要活动载体是象征皇权的坛庙、宗庙、社稷等。北宋时,秦汉、隋唐时期不被官方承认的以贤良为主体的祠庙,即为护国佑民、忠孝节义、名宦乡贤类的祠庙,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教化典范。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发生异变
C.社会治理强调法治与礼教并举D.社会教化趋于平民化和世俗化
2022-05-07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衡水金卷新高考广东压轴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了很多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主张,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宣,”这些主张旨在
A.促使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思想B.糅合儒道法思想捍卫君主统治
C.把道家的道统变成封建的法统D.以外儒内法中和统治集团矛盾
3 . 以下材料为中国古代四位思想家的言论,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③凡文之不关于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以法为本”,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该变革的重大影响在于
A.开启了以儒入法的历史进程B.奠定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理论基础
C.助推了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D.迎来了新一轮的思想活跃局面
2022-04-29更新 | 459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
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B.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C.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D.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
6 .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汉时,只有年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在执行死刑前须交由皇帝审核。《魏书》记载:“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这表明
A.地方官员权力不断收缩B.封建政府行政效率降低
C.封建司法体系日益健全D.儒家思想影响刑罚实施
2022-04-23更新 | 33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押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皇帝的支持下编撰《汉书》。他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先秦以来各种图书分为六大部类,即“六略”。第一部类是最重要的典籍,其中按重要性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和小学等。《汉书·艺文志》的书目分类及排列显示出
A.统治者倡导文化多样化发展B.史书编撰成为官方垄断事务
C.儒家思想仍然处于主导地位D.思想活跃带动文化交流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两汉时期,自汉武帝起有17位皇帝在诏书中征引经书,主要涉及重农、举贤、宽刑、应祥瑞、施惠政、申礼制、倡伦理、示谦惧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与政治的互动B.君主按照经典施政
C.休养生息的社会需要D.习儒读经的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代画像砖石中“士”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如表是研究者对汉代“士形象”图所做的统计数据。此研究旨在说明此类图像的主要功能是
汉代画像砖石中“士形象”图数量及分布表
题材名称总数地域分布
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浙
孔子见老子16112111
周公辅成王13111100
二桃杀三士1366100
荆轲刺秦王930231
完璧归赵1111810
季礼挂剑210010

A.强化道德认同B.传播历史故事C.表现文化差异D.宣扬进取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