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C.儒学思想适应了所有时代的社会需要
D.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2018-11-11更新 | 477次组卷 | 42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汉代的经和传已经互相矛盾,经学学者追求用支离破碎的僻义去逃避别人的诘难,而牵强附会,巧为立说;解说五个字的文章,即达到二三万言。材料说明当时
A.经学学者的研究能力加强
B.儒学研究陷入零散与烦琐
C.儒学逐渐与社会现实结合
D.经学因晦涩受到佛道冲击
2017-12-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汉萧望之曾借昭公三年出现雨雹、而后季氏专权的故事来解读雨雹现象,借此批评专权的霍氏,结果得到宣帝赏识;而夏侯胜以武帝在位时灾异频现说明其德有亏为由,反对宣帝为武帝立庙乐,最终受宣帝处罚。这说明(       
A.西汉时期君主专制不断走向强化B.君权神授思想成为政治主流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官员直言敢谏D.政治斗争工具的效用受皇权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汉刘向《说苑》云:“伯俞有过,其母答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日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右图为东汉画像石——伯俞泣杖”的情景,右持杖立者是伯俞母亲,左跪地以袖掩面拭泪者是伯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绘画是推行教化的主要方式B.儒家学说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C.人伦秩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D.石刻和文献记载均可互为印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史实推论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B、“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乐,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C、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类思想文明有相似之处
D、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画中有诗,京剧是戏曲的精华中国古代艺术异彩纷呈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东汉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记载了当时所见西汉时期各学术流派的著作,以下是各派著作数量变化的简单统计:
学术流派汉初著作数汉武帝之后著作数
阴阳家2种21篇
法家1种31篇
纵横家3种40篇3种5篇
杂家2种54篇28篇

对上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汉初学术思想较为繁荣
②社会动乱导致文化衰落
③朝廷禁止诸子思想传播
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 . 黄仁宇曾这样评价汉武帝:“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这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对此言论解读正确的有
①“五经博士”的设置使经学与利禄之途密切相连
②“着眼的宗旨”是指巩固政治上“大一统”局面;
③“策贤良”由地方行政机构中的中正负责推选;
④黄仁宇对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大体上持肯定态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下列选项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②推动了各派学术思想的平等竞争
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
④标志着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8-05-0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
C.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学家钱穆在其通史性论著《国史大纲》中说:“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对材料所述“转变”解读不正确的是
A.推动贵族政府转为文治政府
B.开启中国古代士人参政的先河
C.基于国情变化所做出的调整
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