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鉴于当时儒家经籍辗转传抄,多生谬弊。东汉灵帝派蔡邕等人把《鲁诗》《尚书》《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抄刻成石书,并立于太学门口,供学人校对。由于石经用隶书一体写成,故称为“一体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体石经”为古代书法研究提供新视角B.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C.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和损坏D.标志儒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022-03-18更新 | 37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济源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亚”型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与此相符。明堂的这种建筑布局说明
A.文献材料须与考古遗迹印证B.国家政治生活深受儒学思想影响
C.儒家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D.统治阶级依靠封建礼制维护统治
2022-01-17更新 | 40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时期,代表儒家的儒生和代表法家的官吏矛盾尖锐,有过多次争论。东汉时期在汉光武帝刘秀的推动下,儒生多精通法律,熟悉政务,王粲在《儒论吏》中说:“吏服训雅儒通文法"。这种儒家士大夫的官吏化
A.背离了传统儒家的政治理想B.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儒法并用的统治思想D.标志着官僚政治的确立
2021-12-02更新 | 58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汉代画像砖石中“士形象”图数量及分布表。据此可知,这些画像砖石
题材名称总数地域分布
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浙
孔子见老子16112111
周公辅成王13111100
二桃杀三士1366100
荆轲刺秦王930231
完璧归赵1111810
季礼挂剑210010
A.是研究先秦的直接史料B.促进了儒家思想社会化
C.反映了汉代文化多元化D.再现了汉代的社会原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后汉书·舆服志》:“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彰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由此可知,汉代
A.官场腐败现象得到遏止B.社会生活体现传统观念
C.世家大族势力严重削弱D.皇权受到礼制思想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武帝独尊儒术后,世人争相求学,太学生积极上书言事。西汉后期,政局不安,司隶校尉鲍宣因秉公执法得罪丞相,被劾以大不敬下狱,太学生王咸“举幡太学下”“诸生会者千余人”,哀帝迫于舆论压力而赦免鲍宣死刑。据此可知,当时
A.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B.太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天人感应”体系被破坏D.大批读书人被政治斗争所利用
7 . 《后汉书·荀爽传》中提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这表明汉朝
A.治国注重孝道B.孝廉是选官的唯一标准
C.儒学垄断教育D.人伦成为统治思想核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东汉灵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议郎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外树立刻有《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经书的石碑。历时8年,全部刻成。这些碑文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这一措施
A.表明儒家经典已成为国家教科书B.推动了印刷术的创新发展
C.促进了各地学术文化的交流发展D.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虽出现用经文解释法律,对此后法律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将这一影响称之为“以礼入法”或者法律的儒家化却并不适当。这主要是因为
A.儒家经典未涉及法的解释B.法治与儒家治国理念相悖
C.汉武帝重视法家法治理论D.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
2020-11-27更新 | 38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