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图为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汉简,松木削制,两道编绳,先书后编,字迹清晰。内容为西汉宣、成二帝时赏赐70岁以上老人王杖的有关诏书律令,载录汉代尊老、养老的政策和实施情况。该汉简(     
A.佐证了书法字体历史流变过程B.体现出儒家伦理成为治国重要依据
C.说明竹简是最重要的书写材料D.成为研究汉代社会风貌的二手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东汉画像石刻画的春秋时期孔子率弟子问礼于老子的情景。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并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此图反映了(     
A.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的确立B.儒学与道教相互借鉴
C.艺术创作对时代精神的彰显D.崇尚礼仪的文人意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武帝元朔五年始设太学,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昭帝时,增加至百人;宣帝时,增加到二百人;元帝时,增加到一千人;成帝时,已到三千人。太学的发展反映了(       
A.儒学政治地位不断提高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国家教育体系日趋完善D.文人学士备受社会尊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元朔元年,汉武帝下诏兴廉举孝;元朔五年,下诏劝学兴礼,“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吏通一艺以上者,请皆选自择以补右职”。这些举措(     
A.促进了儒学体系的革新B.提升了儒学的政治地位
C.旨在罢黜其他学派思想D.推动了儒法思想的融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代教育体系建立B.儒家经典成为官方教科书
C.汉武帝独尊儒术D.汉代更加注重编修史书
6 . 西汉时,从高祖到景帝,地方长吏主要以军功、事功、中央官外调、酷吏充任;武帝时期开始任用儒生,但以积功而担任地方长吏的仍占多数,酷吏也极为活跃;元帝时期,经学之士已在地方长吏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反映了汉代
A.儒学地位不断上升B.法家思想不符合统治需要
C.选官方式日趋完善D.地方官员主要出身于太学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B.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2020-12-11更新 | 641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汉后期,汉成帝刘向、刘歆父子审辩诸子学说的异同及其渊源关系,以“宣明大道”,刘歆认为孔子之后的诸子思想皆为“六经之支与流裔”,主张兼采各家之长,以成王者之业。刘歆的看法
A.意在厘清先秦学术潮流
B.开启了整合百家的先河
C.打破了思想文化一统局面
D.有利于维护儒学的尊崇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务实与进化
B.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
C.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
D.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
2019-07-07更新 | 166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其后汉宣帝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种状况表明
A.汉武帝的政策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
B.汉宣帝继承了汉武帝的治国方略
C.以德治国对汉代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D.周代政治制度对汉武帝的影响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