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B.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
C.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D.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
2023-03-25更新 | 24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五经”的流传
2022-10-10更新 | 190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南北校区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儒学独尊地位的是(     
①颁布“推恩令”   ②确立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③实行盐铁官营   ④设立五经博士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初,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统治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这说明这一时期(  )
A.学术思想异常活跃B.遏制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政府放松文化专制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022-03-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仅能控制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陆玉林还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儒道墨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也可以说终极关怀,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仅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王兴周《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术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法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及对后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下表反映了两汉时期端午节俗的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时期地域纪念人物农历五月初五的习俗
两汉山西部分地区介子推(割股啖君)西汉时,确定了端午仪典,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
苏南、浙北伍子胥(忠贞贤能)
绍兴曹娥(孝女)
梧州陈临(勤政爱民)
许多地区屈原(爱国爱民)
A.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习俗B.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C.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儒学成为五经博士研究与教授的经学;经学特殊地位的确立,显示儒学的官方化得以确立,成为“学而优则仕”的工具。据此可知,汉代经学
A.完全取代了其他学说B.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C.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D.促使儒学走向思辨化
2021-03-07更新 | 26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帝制中国时代眼中的孔子和儒术依靠专制皇权或国家政权的强制性权力和儒家学者不遗余力地倾心推崇,赢得了朝野上下一致的尊奉,孔子不仅被尊奉为“为汉制法”乃至“垂宪万世”的神明素王、至圣先师。

材料二   近代变革期孔子形象多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孔子被洪秀全塑造成一个跪在上帝面前苦苦哀求认错的妖魔。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维新一派极力推尊孔子为托古改制的至圣素王和神明教主,积极阐扬孔子的大同太平之教,力求“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革命话语中的排孔非儒的声音越来越成为一种时代的最强音,最终孔子的偶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浪潮中被彻底打倒。

——均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成为“为汉制法”乃至“垂宪万世”的至圣先师的原因,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形象在近代的变化,谈谈你对近代孔子形象变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