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92次组卷 | 6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表1为唐代帝王关于宗教的一些言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表1
唐太宗老君垂范,义在清虚,释迦贻则,理存因果。求其教也,汲引之迹殊途;穷其宗也,弘益之风齐致。
武则天佛、老二教,同归于善,无为究竟,皆是一宗。
唐肃宗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要在圆融,一以贯之。

A.三教并存符合统治需求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严重动摇
C.政局动荡造就思想多元D.开放的文化政策促成三教归同
2021-01-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一现象说明
A.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B.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
C.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
D.佛教为当时主要宗教
2018-11-15更新 | 647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赦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贵族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儒家思想和佛教出现融合
B.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C.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
D.政治和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
2017-05-19更新 | 608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