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唐代以后,佛教开始大力宣扬孝道,还专门编写了讲孝的教义,如《父母重经》宣扬应报父母养育之恩;宋代著名禅僧契嵩作《孝经》十二章,宣扬戒就是孝,持戒就是为父母修福。这反映了
A.佛教与儒家争夺在中国的正统地位B.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倾向
C.古代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趋势D.儒学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以宫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供养于宫内,引发狂热的礼佛风潮。对此,以孟子继承者自命的韩愈,上表反对迎佛骨,甚至要求把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韩愈意在
A.崇尚节俭B.倡导复兴儒学C.限制皇权D.反对唯心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中传授《尚书》的伏生被画成一个带有印度色彩的男子,虽有头巾和中国式的案几,但伏生袒露上身、瘦骨嶙峋的状态,类似于佛教中的人物形象。这反映了唐代
A.市民阶层意识的觉醒B.绘画作品写实的风格
C.佛教儒学思想的融合D.科举考试影响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传说慧远法师隐居庐山三十年,送客时从不过虎溪。一日,陆修静与陶渊明来访,三人谈禅论道,语洽道合。慧远送客时仍谈论不已,不觉送过了虎溪,待三人反应过来相顾大笑。“虎溪三笑”典故反映了
A.三教合一思想开始出现B.三教思想理论互相交融
C.三教思想理论相斥相争D.三教合一思想最终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52次组卷 | 6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