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60次组卷 | 6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开学热身训练(历史)-卷02
2021·辽宁沈阳·二模
2 . 佛教最初传入中原时关于“剃度”并无明确限制。但东晋高僧慧远却指出,凡是尚在朝廷效力的人,尤其是士兵,或者还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人都不能受戒剃度。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儒家统治地位动摇
C.佛教主动适应现实D.三教合一开始出现
2021-05-05更新 | 1656次组卷 | 14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04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政权分立
2022·辽宁·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唐朝时,佛教的寺庙经济迅速发展。为此,韩愈认为,面对多出来的僧人应该强迫其还俗、焚烧经书,并将多出来的房屋提供给穷苦民众居住。韩愈旨在
A.抨击君主专制B.维护三教并行局面
C.抵制外来宗教D.重建儒家社会秩序
2022-03-28更新 | 44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3练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成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2021·山东淄博·二模
4 . 唐宋两朝在中国休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知识分子的休闲文化

唐朝宋朝
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文士群体中盛行一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活动,如打毯、射猎、舞剑、歌舞宴饮、户外游赏等。休闲文化主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皇室、贵族、官僚等社会.上层阶级仍然是休闲的绝对主体。集体性的宴饮、游赏、节日狂欢较为普遍,如一年一度的曲江游宴。文士热衷于参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视野多关注公共事业和公共领域,休闲目的大多与自身的政治事业前途息息相关,参与休闲活动多为自发、外放的形式。士人欣赏牡丹,如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士大夫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偏向文弱、静态的休闲方式,如棋类、投壶、捶丸等。休闲文化的主体逐渐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士大夫偏爱室内静娴雅致的休闲方式,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成为生活中“四般闲事”。士大夫已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中抽身出来,将视角更多的凝聚到自身,更多关注私人休闲领域。大部分士人有了自觉的休闲意识,即便是聚集,也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进行精致休闲的聚会,以此寻求知音,切磋文艺。士大夫赞赏梅花、莲花,如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摘编自肖潇《从文士到士大夫演变看唐宋休闲文化变化趋势》


结合时代背景对唐宋知识分子“休闲文化”的演变进行合理解释。
2021-05-05更新 | 838次组卷 | 9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11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宋代书院不同于官府的州县学校,其教材虽以五经为主,但并不完全导向科举应试,其学规是指导学生做人治事的最高原则,师生相处,以德行气节相砥砺。据此可知,宋代书院
A.降低了五经社会地位B.违背了政府价值导向
C.否定了传统纲常理念D.助推了儒学观念更新
2022-04-30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6教材插图惹争议——教育问题-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6 . 唐朝实现了儒道佛三教鼎立,三教各自的外在修养使人们对它们的作用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直到宋代还有“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这正是时人对三教认识的典型反映。但不少人在这一时期也强调三教的一致性,所谓“殊途而同归者也”。对材料中“同归”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哲学思想方面的相似性B.对儒家道德观念的认同
C.组织结构方面的一致性D.三者服务对象的同一性
2021·安徽马鞍山·二模
7 . 玄学的代表王弼(226-249年)认为“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故应当“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A.门阀制度受到抨击B.儒学面临信仰危机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2022·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经学形态的儒学,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它可以发挥“以儒治国”的功能,却难以收到“治心”和“治身”的功效。如果不敢变这种情形,儒学便不能成为全民族的文化共识。于是把儒学的发展空间向人生哲学领域拓展,成为他们的选择。材料可用来说明
A.理学产生的现实原因B.理学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C.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D.儒学文化作用受到质疑
2022-03-14更新 | 311次组卷 | 7卷引用:押全国卷26题 隋唐宋元时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2022·辽宁·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安史之乱"以后;儒家思想家吸收佛教思想中关于心性论的内容来对自身的心性论进行建构,由此,儒家自身理论由唐前期主要以经学形式发展转而进入了对心性理论的发展阶段。这一转变
A.使传统儒学具有了思辨性B.动摇了佛教对统治者的影响
C.成为宋明理学的溯源之一D.完成了儒学信仰重建的任务
2022-03-31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3练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成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2022·重庆·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代士人在回归儒家经典时弃汉唐主流而“自寻义理”,形成“一人一义,十人十义”局面。苏轼公然说“武王非圣人”,王安石推崇孟子而非难荀子,司马光则反之。这表明宋代士人
A.融合佛道思想于儒学B.具有独立和创新精神
C.囿于政治派别之私见D.致力于探求万物本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