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进文化在不断变动中总是与时代相适应,不吸收其它文化中有益的东西,融汇各种思想而得以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内容,从而呈现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摘编自王京生《红旗文稿》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虽然唐代统治者多次修订礼乐典制,使祭奠天地祖先的制度得以规范化,以维系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忠孝仁爱的传统,但终不能和有统一教义教规、统一信仰的宗教相匹敌。这说明,当时
A.皇权借助儒学得到进一步扩张B.儒释道三家同质化
C.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挑战D.中外之间交流频繁
2022-02-25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年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北宋在科场考试中,命题并不以儒者为限,多杂出老庄之书,且在思想、学术、文学及艺术上对各个流派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这反映出北宋
A.正统儒学受到挑战B.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C.理学在内容上发展D.学术氛围较为宽松
4 . 唐朝中期的啖助、赵匡、陆淳等人一反以往研究《春秋》仅注重“三传”的训诂注疏方法,对“三传”的解读提出质疑,提倡自主做出判断。这种《春秋》新研究的兴起
A.体现了对儒家正统地位的反思B.推动了唐朝政治制度的变革
C.有利于催生儒学疑经变古之风D.妨碍了唐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晋时期,蔡邕在《琴论》中提出“通理制性,恬淡清逸”的审美思想和“修身理性,反其天真”的功能观念。这些理念的提出
A.表明古代音乐理论已经成熟B.说明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已动摇
C.体现了理学思想影响的扩大D.反映出儒、道艺术思想的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学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创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儒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
A.吸收佛、道的思想主张B.否定“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主张
C.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D.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
2021-07-12更新 | 33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7 . 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既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与无情等问题的讨论,也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这表明魏晋玄学
A.取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
C.开创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D.糅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唐晚期,啖助、赵匡和陆淳等创立了“新春秋经学”,流露出极鲜明的欲重整人伦、重正纲纪的想法,使经学由以训诂为特色的章句之学向陈析义理方向发展。“新春秋经学”的创立
A.否定了先秦传统经学
B.起源于唐代三教合流
C.冲击了汉代儒学独尊
D.有助于宋明理学形成
9 . 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2019-12-01更新 | 633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魏晋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从根本上反映了他全部哲学思想的内涵,不仅有出于现实关怀而对现实不公所做的批判,更充满了对于真实自然、自由人生、最终归于对“任自然”的理想境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嵇康完全抛弃了儒家的教条
B.这是他面对现实矛盾而做出的选择
C.充分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D.表明道家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2018-05-19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2018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