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全唐诗》中存有僧诗及与僧人交往的诗歌大约2700首,其中僧诗约2500首,游旅寺院的文人约200人,如唐代文人韩愈不喜佛教,甚至对其恶言相向,但韩愈也曾与多位僧人交游,主要是出于对僧人文采和人格的钦慕。这反映出唐代
A.思想融合具有普世性B.文学体裁呈现多元化趋势
C.佛教影响力得到扩大D.文人对佛教思想较为推崇
2 . 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材料一   秦汉(主要是汉代)时期创建的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位一体的土地所有制度;以中央集权为核心和特征的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以儒为主,以法为辅,以阴阳五行为理论骨架而统合诸家的思想文化制度;以太学为主导的官方学校教育制度等等。都从不同的层面,对大一统的、多民族的、趋善求治的中国古代文化类型及其特点的形成,起了文化整合的作用。从整体结构和功能而言,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很大程度来自秦汉时期所创建并为后世所承袭的各项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在功能上的整合。

——摘编自李宗桂《论大一统的秦汉文化》

材料二 宋型文化是积极昂扬的入世型文化,讲究履践,注重实用,强调经世,体现出一种济世情怀。当时士人对流传多年的传统经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绝不轻易认同前人,并对传统经学家“疏不破注”的做法不以为然。最具代表的人物有欧阳修、刘敞、王安石三人。宋代学者几乎对所有流传下来的经典,都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的盲从古人。陆游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岚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

——摘编自董德志《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文化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文化的特征并分析宋代文化的影响。
2022-01-24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正月十五日本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到了唐代被称为上元日,这一称法使节日带有了道教色彩。同时,这一节日的佛教意味也十分浓厚,唐代有诗描写上元夜“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诗中的神灯、佛火、百轮、七宝,皆彰显出浓厚的宗教色彩。这说明,当时
A.诗歌创作以宗教为主题B.佛道思想成为时代主流
C.社会习俗受到宗教影响D.传统节日文化走向衰落
2021-06-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