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明代以前的英雄豪杰观带有显著的“圣人”性质,甚至可以“不近人情”。明代却趋于理性化,不止认同英雄有情,“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且推项羽为英雄第一、以曹操和勾践为英雄。这一变化(     
A.与心学思潮息息相关B.说明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C.和孔孟学说理念不符D.反映圣人崇拜有所弱化
2023-12-02更新 | 171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一时间“家孔孟而户程朱”,理学在知识界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当时理学家的思想创新很少,一部分士大夫鉴于其弊,转而“别立宗旨”,“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促成这一风气转变的关键人物是(     
A.陆九渊B.王阳明C.王夫之D.顾炎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这一名言强调了(     
A.男女平等B.心外无物C.民主法治D.社会责任
2022-09-27更新 | 73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明朝有一思想家提出“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该思想家是
A.朱熹B.王守仁C.李贽D.顾炎武
2022-01-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提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的思想家是
A.朱熹B.陆九渊C.王守仁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龙场猛悟道,一反程朱理。格物即格心,孔学千古秘。颇重致良知,未解世危机。”其评价针对的思想家是
A.王守仁B.李贽C.顾炎武D.黄宗羲
8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纪念馆里有两副楹联:“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该思想家是
A.程颐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
2021-03-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涌现出很多伟大的教育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

——《孔子家语》

材料二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以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育人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和文化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教育方面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三中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因素。
2021-03-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材料二   北宋中期,儒家知识分子鉴前代世人之失,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他们“毅然以天下是非为己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世风与时局的趋向。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阳明继起,发为学贵自得之论,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四   至于到了封建末世,当民主主义开始萌动之际,古老的民本主义再度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并成为生发近代民主主义的生长点。明末清初黄宗羲(1610-1695)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的建议,并概括汉代儒学能成为当时社会指导思想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北宋理学的深远影响。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并分析阳明心学蕴含的思想价值。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到了封建末世,黄宗羲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与创新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儒学家们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后人学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