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朱熹晚年编著的《四书集注》,是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注重理论的教育,注重普及,注重民俗的改造,使“士人的思想”成为“世人的常识”。这反映了(     
A.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C.朱熹理学强化了等级与秩序D.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
2022-11-13更新 | 164次组卷 | 2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行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穷理格物
2022-02-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代思想家湛若水认为:“心即理也,理即心之中正也,一而已矣。”王阳明曾说:“晚得友于甘泉湛子, 而后吾之志益坚,毅然若不可遏。则予之资于甘泉多矣。”湛若水的思想(     
A.继承了王阳明心学的精髓B.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反映了儒学发展的新方向D.缓解了明朝政府的统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高中生在阐述一道论述题时用到的关键词句有:“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他阐述的主题可能是
A.先秦儒学B.黄老之学C.汉代儒学D.宋明理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代高僧神秀是禅宗北宗的创始人,他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下列思想家中与神秀的思想最接近的是
A.庄子B.程颢C.王阳明D.朱熹
6 . 下表是宋代理学家的言论。由此可知,他们
言论出处
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程颐、程颢《二程集》
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朱熹《论语集注》
盖天理只是人事中之理,而具于心者也。天理在中而着见于人事,人事在外而根于中。天理其体而人事其用也陈淳《北溪字义》
A.将封建礼义和天理相结合B.完成了儒家信仰的理论重建
C.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对立D.发展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7 . 朱熹说:“非礼勿视,便是天理;非礼而视,便是人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即理也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
C.理是万物本原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能成为圣人,圣人并非有全知全能的禀赋,圣凡之间的区别在于至人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并努力践行,使其心纯乎天理。”由此可见,阳明心学
A.重视人的主观意志B.具有平民化的倾向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D.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B.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D.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1-07-27更新 | 307次组卷 | 4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普通高中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的精神内涵是强调
A.守成保业B.社会责任C.忠君爱国D.改革创新
2021-07-14更新 | 443次组卷 | 2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