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北宋“三圣神”崇拜起源于民间信仰,原指可以兴云致雨的三蜥蜴。南宋临安三圣庙的《建观记》却认定,所供奉的是与西夏交兵战死的“元丰三忠臣”。“三圣神”内涵的变化
A.是民族危机与官方哲学的共同产物B.有利于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的延续
C.起源于民间朴素的自然崇拜和信仰D.反映了宋代理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董仲舒通过借“天”行道的报应惩戒思想,驯导封建帝王弃暴政而行仁政;朱熹则通过娓娓论辩使人君领悟克制人欲的意义,从而自觉“正心诚意”。朱熹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对君权制约更有效B.理性趋向更加明显
C.蕴含朴素唯物主义D.完全摒弃神秘主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有学者指出,宋代造物设计更加强调器物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理性美,且更加讲究器物造型上的简洁美,因此宋人所设计制造的器物不会出现大面积装饰,特别是在家具设计上多流行单色漆的运用。由此可知,宋代造物设计
A.体现了器物形态的变化B.推动了务实精神的出现
C.蕴含了理学价值的追求D.丰富了日常家具的风格
2021-05-07更新 | 120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9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出现了一种新的士大夫精神,叫圣贤气象。什么叫圣贤气象?张载有句名言:“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儒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圣人之道包括并存的两面:社会责任与个人自在、忧患意识与闲适心态、道义情怀与洒落胸襟。……到了明清之际,一些思想敏锐而深刻的思想家对士大夫精神提出新的要求,就是追求圣贤气象者必须首先具有豪杰精神,这种提法是过去没有过的。同样讲圣贤气象,到了王船山(王夫之)这里,就必须要有经世能力,要有开拓世界的气魄,特别要能够创造社会功业。

——摘编自朱汉民《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16-18世纪英国贵族从政治权利到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乃至婚姻家庭生活和教育,都产生了一定变化。在近代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英国贵族适时的调整,投入经营,用一种渐进式的转变方式追求自由权利,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英国近代史上,文化在推动整个国家崛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而贵族精神正是英国文化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他们重视教育,更加注重等级性,以其在思想文化上的优势来影响社会其他阶层。

——摘编自毕书媛《16-18世纪英国贵族精神的渐进式演变及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士大夫精神”与英国“贵族精神”内涵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贵族精神”给英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士大夫精神”折射的时代背景。并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ニ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瓷器成为文学艺术传播主要媒介
2021-09-08更新 | 976次组卷 | 66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唐到元,科举取士存在以儒家经学为重或以文学辞章为主的争论。唐、北宋初期主要以文学诗赋取士,到南宋后期,科举内容主要围绕“心性”“天理”“道”“正心诚意”展开,文学辞章渐居次要地位。这一变化
A.限制了文学的发展空间B.反映取士标准的随意性
C.促进理学与政治的结合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8 . 据载,北宋时期,宋真宗(968-1022年)经常亲临佛寺,进谒参拜,以示崇敬;同时,他也大兴土木修建道观,甚至专门设立道教节日,令天下士民庆祝。这反映出当时
A.三教并行局面被打破B.佛道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C.教化手段呈现多元化D.儒学社会基础严重削弱
9 . 宋儒宋伯仁在《梅花喜神谱》中描绘了一枝花朵朝下却又努向上生长的梅花,其花瓣左右伸展之势犹如鹰鹘翻身扑食。他通过道德想象,参悟到恃强凌弱是不仁的道德行为。如此,建立起梅花与仁、义等人伦道德的联系。这一格物思维
A.适应了市民阶层发展需要B.体现由内及外的认知路径
C.以现实体悟推动道德自觉D.重在探究万物的客观真实
2020-06-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防城港市2020届高三6月联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人形成了一个顽固的看法:儒家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帮凶,是封建社会或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两千多年来,历代封建王朝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专制统治,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其实,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存在着一种批判精神,可以说就是反专制主义的传统。他们以对民的态度来区分圣君和暴君,反对君主个人独裁暴政,主张以道对君权于以一定的限制,认为治理国家,应以道为本,道比权位更为重要。

——摘编 自韩星《儒学是专制主义的帮凶吗?》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