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焚书》
天下之治乱,不在—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王夫之《读通鉴论》

A.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2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提出民本思想。
B董仲舒提出:“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C“二程”提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D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李贽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空谈仁义道德。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些不间的历史叙述反映出
李贽形象形象特点评论者(生卒年代)
“异端”、“妖孽”、“罪人”、“小人”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黄宗羲(1610—1695)
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方以智(1611—1671)
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有人道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侯外庐(1903—1987)
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伦理规范,提倡具有近代意识岛田虔次(1917—2000)

A.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2019-06-28更新 | 430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  ) 
论语卷一经 文 评 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年谱,后人心诀。[按:此为略言,意思是说,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B.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
C.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李贽的评价。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李贽
记述出处
“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奠基于李贽。”顾炎武《日知录》
(李贽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李贽)“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道学之说。”沈瓒《近事从残》
A.否定孔孟儒学思想
B.批判官场欺诈腐败
C.深受当时学者推崇
D.具有离经叛道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李贽的评价。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李贽
记述出处
“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奠甚于李贽。”頋炎武《日知录》
(李贽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李贽)“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道学之说。”沈瓒《近事从残》

A.缺乏良好道德素养
B.深受当时学者推崇
C.批评社会吏治腐败
D.具有离经叛道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