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末清初思想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
A.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B.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
C.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D.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
2022-01-1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0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王夫之指出,"天为民立君,君置臣以佐其治天下,故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若君待臣以非礼,视臣如草芥,辱其人格,屈其志气",臣则应当坚持原则,明确为臣辅佐之责,保持个人的节操,而不应在"天下无不是底君"的名义下盲从受辱,逆来顺受。此论(     
A.是对传统儒家伦理的叛逆B.隐含着限制君权的进步思想
C.矛头直指君权神授的思想D.阐述了民族气节的重要意义
2022-11-26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知识分子汲取了王夫之“天下之大防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的民族观,形成了以“排满革命”为号召的资产阶级民族思想,这种思想逐渐上升为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思想
A.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B.推动了儒学在近代继续并有新发展
C.对近代民族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D.对辛亥革命的爆发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2-01-14更新 | 37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顾炎武著作颇丰,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两部地理学著作、文集七论(《郡县论》《钱粮论》《生员论》《军制论》《钱法论《田功论》《形势论》)和读史札记《日知录》。其著作都是为研究‘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而作。据此可知,顾炎武
A.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具有经世致用的精神
C.主张重建儒家信仰体系D.改变了学术发展方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结合评说历代制度和政治得失,对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行了深刻揭露,并提出独到的见解“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他强调
A.建立“天下之法”B.“经世致用”
C.“众治”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2-05-28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夫之认为,并不存在包容“气”(物质)的虚空,而是虚空本身即是“气”的一部分,一切不过是“气”显隐状态的区别,一物之生是“气聚”,一物之亡是“气散”。王夫之这一思想
A.继承了朱熹的世界观B.是新生产关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C.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D.体现了人类的理性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黄宗羲说:“仁、义、礼、智、乐俱是虚名”“仁无迹象可言”,强调“盖仁义是虚,事亲从兄是实,仁义不可见,事亲从兄始可见。孟子言此,则仁义始有着落,不坠于恍惚想像耳”。这说明黄宗羲
A.思想中存在复古的倾向B.重视将仁义落到实处
C.抨击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D.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专制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人制币,以权百货之轻重。钱者,币之一也。将以导利而布之上下,非以为人主之私藏也。……自古以来,有民穷财尽,而人主独拥多藏于上者乎?此无他,不知钱币之本为上下通共之财,而以为一家之物也。”这表明顾炎武
A.宣扬君民平等B.主张扩大货币发行
C.提倡利国富民D.反对进行商品贸易
2021-04-20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重庆卷)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对于宋儒“复封建井田”之议,王夫之认为:“帝王立法之精意寓于名实者,皆原本仁义,以定民志、兴民行,……其用隐而化以神,固不在封建井田也。”由此可知,王夫之(     
A.主张趋时更新B.反对空谈义理
C.认为理在气中D.注重以史为鉴
2022-11-0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但明朝的廷杖制度打破了该传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廷杖制度发出了“为人君者毁裂纲常之大恶”的感慨。这表明王夫之
A.强烈反对封建君主制度B.试图打破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
C.主张构建新型君臣关系D.没有能够跳出传统儒学的框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