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儒家学说内涵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原始儒学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官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率先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说。他认为,性善与王道教化有着不相容的矛盾……对于荀子主张的……圣人性恶论,他认为这必然会破坏君主专制赖以成立的重要支柱,即圣人代天立道和行道的灵符。所以他舍弃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

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较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讷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批判前贤人性论思想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对儒学的补充和发展。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儒学为什么要走向“精微”,概括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有什么发展。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儒学生命力的因素。
2020-11-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清朝初年,颜元主持漳南书院(今河北省)时,除了教授儒家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外,还加入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等科目,这反映出颜元
A.提倡经世致用B.突破了儒学体系
C.反对封建礼教D.继承了孔孟之道
3 . 黄宗羲、唐甄等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本质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2019-06-12更新 | 316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王良曾师从王阳明,创立了泰州学派。他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泰州学派与心学无关联性
B.圣人之道与百姓日用不具相似性
C.泰州学派背离了传统儒学
D.“百姓日用”是检验“道”的参照
2019-04-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①黄宗羲“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③陆九渊“心即理也”                                           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8-12-22更新 | 16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郎溪县郎溪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6 .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世人追求享乐致使社会风气败坏
B.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C.商品经济发展引发个性解放诉求
D.思想统一的局面被打破
2018-10-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7-10-01更新 | 29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郎溪县郎溪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8 . 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乃定以为孔孟与程朱判然两途,不愿作道统中乡愿矣。”据此可知当时
A.程朱理学抛弃了孔孟传统
B.孔孟思想日益衰落
C.存在不务实际的空疏学风
D.程朱理学受到批判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约略地说,对于“帝王”事实上乃是附着在天下苍生身上的一大毒瘤这一道理,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后世的黄宗羲可谓“心有戚戚然”,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但他们也都很无奈,因为这里明显存在着一个思想困局: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要真正地解决“君王之害”,还是西方思想界替孟子和黄宗羲们想出了好办法。把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关进一个精致的“笼子”。而一旦被关进这个“笼子”,即使他是一只“猛虎”,要危害天下也是难上加难。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

材料二:18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成分产生的时期,为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哲学里面逐渐形成那正在上升到统治地位的反宗教反封建的理性万能学说,而这理性万能的学说实以中国之哲学文化输入为其外在的必要条件。正如赖赫淮恩所说,中国思想在18世纪之影响,至可称“孔子为此世纪之守护尊者”。因耶稣会士介绍孔子的学说,引起欧洲一般知识界对于中国思想研究的兴趣。历史学家们以伏尔泰为首,也极力炫耀中国以为是一个理想至治之世,道德、宗教与行政全超然不群。中国为哲人政治,授予官职时,常召集多数学者在公堂上公开讨论而选拔最有贤明的答案的委以要职。中国人为世界上最严守政治规则的国民。国王为最有力的主脑,由此主脑使国家的手足活动。中国谓为武断政治,不如以文治主义的理想称它。青年竞入大学而从事探讨他日出仕时所应熟悉的国法民情,所以中国大学乃有举世无双的荣誉。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孟子与黄宗羲对于帝王是“毒瘤”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请用所学知识说明之。并指出为什么说黄宗羲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2)真正解决“君王之害”的根本应是什么?在这方面西方思想界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好办法?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能想出这些好办法的原因。
(3)材料二中西方思想家如此推重被黄宗羲斥为“大害”的中国政治,其原因何在?
10 .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2016-11-27更新 | 24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