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清代潘耒盛赞顾炎武:“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土风俗,原原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潘耒认为顾炎武
A.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
B.脱离了传统儒学的束缚
C.具有求实批判的精神
D.传承了陆王心学的精髓
2019-05-18更新 | 57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宋明理学家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传承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将之延续,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后者
A.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B.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C.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2019-04-23更新 | 320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否定了君主制度B.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C.强调对民意的尊重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2019-01-30更新 | 12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4 . 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
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思想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770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大成高级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陈腐的封建伦理纲常
C.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2019-01-19更新 | 101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临高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科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2019-01-11更新 | 11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古典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特殊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文嫂方说道:“县门前西门大老爹……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上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家中田连阡陌,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材料二金有余了解他(周进)痛哭的原因,向众人解释:“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这也不难!我这几个弟兄都是商人,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给周先生,让他捐个监生,不就能参加乡试了吗?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材料三李贽还同样以不留情面的态度解剖自己,指责自己缺乏诚信:“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饶德。”……如果李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也只是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现象。
(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简要评析材料三所述观点。
18-19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8 . 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最接近习近平主席的是
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D.明末清初经世致用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
10 .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宋代以来,理学家提出“经本史末”、“经先史后”的主张,即经学是史学的前提和根据,史学只是经学的外在表现。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这种变化反映了
A.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B.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
C.理学为史学服务D.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
2017-05-17更新 | 782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