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4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作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开始不遗余力地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这些思想家的主张
A.摒弃了程朱理学的思辨精神B.动摇了理学的封建正统地位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D.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2 . 下面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学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
2021-06-09更新 | 199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 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 外。”这些说法
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
B.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
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
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
4 . 如表列举的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部分思想主张。表明他们的思想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政治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众治”“循天下之公
经济主张工商皆本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其他主张将自然科学列为教育内容经世致用,注重实学肯定人本能欲望的合理性
A.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C.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主流方案D.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5 .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从明朝衰亡的教训出发,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务实学风,主张经世致用,由此形成了一股积极进步的新思潮。该新思潮
A.具有初步的民主意识B.摆脱了儒学束缚
C.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D.受启蒙思想影响
6 . 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已经不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
B.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
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代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2019-08-24更新 | 49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卢龙县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7 .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2019-10-25更新 | 52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2015学年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二下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8 . 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大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放宽历史的视野,回过头去看一看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曾经发生的巨变,不仅对于重新评估晚明史,而且对于看清近代晚清大变局及当代历史,都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明大变局》一书部分章节目录

第一章“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
第二章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浪潮
一新航路发现与葡萄牙人东来
……
四“马尼拉大帆船”与太平洋丝绸之路
五贸易顺差与巨额白银流入中国
第三章江南市镇: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
……
二晚明:江南市镇的迅猛发展时代
三丝绸业市镇的分布及其特色
第四章思想解放的潮流
……
二王守仁
三“掀翻天地”的王门弟子
四李贽
第五章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
……
三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
四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
第六章新气象:文人结社与言论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以“晚明大变局”为主题,从上述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晰,逻辑严密)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西汉到隋唐,受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的影响,儒家学者偏重于名物制度、章句训话,讲究师承家法,对经义本身却无多少争论,选官考试也不允许对义理内涵作自由发挥。这使治经道路愈走愈狭。儒学的正统地位也日益受到冲击。至北宋中期,儒学领域出现新现象,专事经学笺注的传统遭到废弃,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学派众多的宋学。自此,儒学开始哲学化,并越出了单纯研究儒家经典的范围,成为包括经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在内的新学问,再度契合维护统治的需要,巩固了儒学的地位。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文化也相应由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转轨。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在学术上的表现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化的趋势。中国文化的近代性并非全然由西方舶来,而是西学与中国自发的启蒙文化互相激荡、互相汇合的结果。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已运用数学语言并且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

——摘编自冯天输《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近代性转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3-03-1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17~18世纪中国没有出现西欧式社会转型的原因归纳如下:

序号原因陈述
政治体制恐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强化,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经济体制僵化
教育模式呆板“八股取士”限制了考试的形式,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挖掘、培养创新人才
舆论思想极端
参照①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②④的陈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