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与朱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不同的是,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认为:格物致知无非就是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身体是根本,家国天下是枝节,并开始大谈“百姓日用就是道”,这一思想
A.顺应普通民众要求B.凸显“家国一体”观念
C.孕育近代启蒙思想D.动摇了儒家的统治地位
2 . 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
A.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
B.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
D.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2017-11-11更新 | 262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进展”的社会因素。

2017-10-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