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下面是某位同学所画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示意图。其中,符合阶段④历史特征叙述的是
A.新儒学具有民主启蒙的意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根本上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C.以王夫之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思想,开向西方学习先河
D.批判理学和抨击君主专制的新儒学未能成为社会主流
2020-01-10更新 | 632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A.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蓬勃发展
C.思想家因循守旧、陈腐不化D.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3 . 明清学术表现出一种宽广的文化视野。如史地学,以往只是王朝政治史中一个很小的附类,在此时独立的史地类著作开始大量出现,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即为其优秀代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实学思潮的发展B.阳明心学的推动C.加强专制的需要D.西学东渐的影响
4 . 在明晚期最受大众欢迎的劝善书,是经道教传入佛门,再转手至儒门的《功过格》。它是一种将日常道德行为量化的实践手册,由晚明至清,乃至民国时期一直流传不息。明代晚期以功过格为表征的劝善思潮的兴起,从侧面反映了
A.统治者强化思想控制
B.理学思想体系的完善
C.现实社会的世风日下
D.宗教信仰追求实用性
5 .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
A.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是这种转变的表现
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
C.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
D.彻底冲破了宋明理学弊端是这种转变的影响
2020-07-28更新 | 244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明清时期,士大夫群体中主体性相对鲜明的人士形成了一种代表天下公论的政治意识或理念,他们在政治价值观念上趋近,思想取向具有同一性,往往基于志同道合而结成“朋党”。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他们有时还能操控政治舆论,令皇帝不得不有所退让。这反映出当时的士大夫群体
A.惯于结党营私和相互倾轧
B.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走向
C.共同批判君主专制的弊端
D.政治意识抗争性日益凸显
7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名称地点描述
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文化政策开明
B.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C.君主专制放松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9 .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2019-12-09更新 | 614次组卷 | 67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王艮的思想
A.有利于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
B.体现出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
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