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如图为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玄奘取经图》,图中唐玄奘的徒弟“猴行者”带着东坡巾,是一个儒生打扮。同时代的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唐僧的大徒弟“猴行者”也是个忠诚的“白衣秀士”。但明代成书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却变成了蔑视皇权,大闹天宫的妖王。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逐步发展B.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C.正统思想发生变化D.宗教观念影响文学
2 . 黄宗羲反对“国君视民如囊中之私物”,顾炎武主张“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王夫之倡导“惩墨吏,纾富民”。他们把思想从超越追求提升到现实关怀,但无法开创出一条时代新路。其主要原因在于(     
A.君主专制高度强化B.科举选官制影响
C.程朱理学趋于僵化D.新经济因素薄弱
3 . 明末清初,儒家群体中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趋势,即越来越多的儒者强调省察改过的道德实践,伴随这一趋势的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儒家修身日记的大量涌现。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       
A.深受“程朱理学”影响B.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
C.背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D.抛弃了传统义利观念
4 . 明末冯梦龙曾言:“偶阅《王文成公年谱》,窃叹谓文事武备,儒家第一流人物。暇日演为小传,使天下之学儒者,知学问必如文成,方为有用。”于是撰成《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这一笔记小说。据此可知,冯梦龙撰写此作意在
A.提升心学的政治地位B.纠正空谈心性的学风
C.推动小说文学的发展D.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18世纪,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存在着东学西传。通过来华耶稣会士的传播,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将中国的无神论和唯物论、“仁政”“仁君”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民本限君的政治理论等文化资源加以理想化的描绘。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伏尔泰等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解准确
B.中国文化促进了他国文明的发展
C.中国传统文化与欧洲启蒙思想一脉相承
D.中国的文明发展领先于欧洲各国
7 . 明末清初思想家陈确断言,“饮食男女皆义理所从出,功名高贵即道德之所归…确曾谓人心本无天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王夫之认为,“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据此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价值趋向是
A.存理灭欲B.理欲并存C.格物致知D.以民为本
8 . 明末徐光启等学者,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天文、数学等方面的书籍,他们看到西学与中学之间在自然科学乃至宗教、道德方面体现出来的某些相近、相合、或相通之处,由此得出“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看法,并进而提出“会通”“超胜”的主张。这一主张
A.反映了对中西文化的全面认识B.得到当时士人阶层的普遍认可
C.推动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产生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9 . 史载,康熙与群臣探讨程朱理学时曾不屑地说:"朕见言行不相符者甚多,终日讲理学,而所行全与其言背谬,其可谓之理学?若口虽不讲,而行事吻合,此即真理学也。"由此可推知清初
A.最高统治者基本抛弃了程朱理学B.进步思想的潮流波及到统治阶层
C.统治者认识到学术领域存在弊端D.帝王认识到心学学术体系的本质
10 . 明朝时期,国内的文化知识界出现了诸如泰州学派及李贽等进步思想家,他们提倡人的个性,肯定人们的物质欲望,强调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些思想出现的背景是
A.儒学的厚重底蕴B.西学东渐的影响
C.小农经济的繁荣D.商品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