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余英时认为,明清儒家的政治社会思想产生了一种新倾向,而这一倾向则对晚清儒家接受西方观念发挥了暗示的作用。据此可以推知
A.明清儒家政治社会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B.明清儒家思想背离了传统的孔孟之道
C.明清之际的新思想与西方观念一致
D.明清之际的新思想暗含时代的进步因素
2019-05-07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2019-12-09更新 | 614次组卷 | 67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藤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4 . 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这主要由于明代
A.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政治环境的逐渐恶化
2019-08-23更新 | 226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7年秋季高二年级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5 . 明末清初,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以下对这一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正确的是
①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挑战了正统理学
②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君权
③顾炎武“众治”主张实质是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④王夫之的“循天下之公”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 . 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社会相对安定
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2018-11-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4+ N”高中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东林书院对联)。反映了
A.明朝知识分子关心时政,倡导学以致用
B.王阳明心学倡导“以天下为家”
C.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反叛
D.统治者号召儒家知识分子关心政治
2018-10-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他们在政治上的初步民主主义倾向和哲学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已达到中 国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但那些大胆激进的思想往往混杂着落后的成分,材料强调 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的思想色彩
B.彻底地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C.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D.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9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所说的“异质”(  )
A.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B.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2019-10-12更新 | 1814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桂林中学高二上段考历史文试卷
10 . 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 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 外。”这些说法
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
B.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
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
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