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这主要由于明代
A.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政治环境的逐渐恶化
2019-08-23更新 | 226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练)-《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2 . 明清之际绝大多数儒学家虽然在各自学术领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或侧重经学,或侧重史学,或侧重哲学,或侧重实用,但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大都是从朱学或王学中分化、脱胎而来的。据材料可知,明清儒学(        )
A.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儒学B.强调回归先秦原始儒学
C.注重对传统儒学的否定D.学派分化思想争辩激烈
3 . 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
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
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
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18-05-07更新 | 31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8年9月4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3-黄宗羲的思想
4 . 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
C.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
D.经济发展改变社会观念
2018-10-26更新 | 25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5 . 明中后期人们对理学出现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留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这股“思潮”
A.取代理学成为主流
B.反映资产阶级诉求
C.使得儒学焕发生机
D.触发思想解放运动
6 . 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的根本原因是
A.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B.程朱理学被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
C.外来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
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017·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上产生了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对“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评价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
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D.促进面向世界和重视实践的风气形成
2017-09-11更新 | 25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8 . 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C.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2019-04-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年高二历史之2018年名题分解课时练: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9 .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据此,关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专制制度的压迫是其重要的催生因素
B.“华夷观念”影响对制度的思考
C.商品经济发展是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
D.与社会观念差异较大而影响微弱
10 .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上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A.商品经济发展,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B.我国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C.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对外实行闭关政策
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