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清中期学者戴震指出: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材料体现了当时思想界
A.理学抛弃传统而受到批判
B.理学日益背离了人性之道
C.反君主专制思想继续发展
D.出现“兴欲灭理”的思潮
2 . 乾嘉学派是康熙中期之后兴起,在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鼎盛的学派,其通过训诂、校勘、辑佚、注释和辨伪等方法对中国流传下来的传统古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总结,实质是一场经学复兴运动。乾嘉学派的兴起
A.是经世致用之学的发展与深化
B.为近代学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和科学的方法
C.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摆脱传统束缚的强烈愿望
D.有利于统治者在知识界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3 . 某中学高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反映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4 . 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既是圣人条理处。”这说明王艮
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B.反对儒家传统思想
C.利于儒学“思辨化”
D.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5 . 自程朱理学以来,儒家形成了以个人人性修养为主的思想路线。明末东林党精神领袖顾宪成说:“官辇毂(在朝廷做官),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东林党人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据此可以推知,东林党人的志向
A.继承发展程朱理学注重个人人性修养的文化传统
B.开辟了明末清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
C.反映了明末官场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和士人隐居
D.取决于精神领袖顾宪成等人的日常讲座和熏陶
6 . 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
A.反对盲目相信孔子
B.强调人的个性自由
C.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D.倡导经世致用学问
2017-09-16更新 | 2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表明顾炎武
A.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
C.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
2017-07-04更新 | 401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初,思想家唐甄说:“人之情,孰无所欲!得其正而安之,不得其正而弃之,是为君子。”陈确说:“真正无欲者,除是死人,”但“人欲正当处即是理。”费密说:“欲不可纵,亦不可禁。”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主张是
A.彻底打破理学的禁欲主义
B.理性地把握人欲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C.把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
D.顺应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构建新思想
2017-05-13更新 | 366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明清之际,为了恢复被理学家歪曲了的“理”与“心性”的本来面目,使之从“神化”中摆脱出来,就必须用博雅考据之实学取代宋儒明心见性之虚学。此言论旨在
A.倡导经世致用
B.提倡以史为鉴
C.摆脱儒家桎梏
D.反对君主专制
10 . 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A.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B.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C.理学家们的空谈人性天理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