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3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意在救理学“支离”之弊的阳明学,已“置四海之困穷不言”。学人们希望通过名物器数、典章制度以扭转学风,维护社会秩序。明清之际学风产嬗变的主线是
A.批判理学支离弊端B.倡导社会制度变革
C.复兴先秦礼乐制度D.弘扬理学求实精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学教育一派在明清两朝,即使出现官方扶持的情况,也不能占据主要位置。占统治地位的仍是理学与心学。不过,实学由于其主流反对理学、心学的空疏虚浮,倡导功利主义思想,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民主进步思想的形成,因而无疑体现了儒学的一个方向,客观上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由于历史时代的局限,实学教育家的思想不过是有感于理学、心学于经济于政事无补、光培养虚妄空疏的人才的情况,而期冀以恢复先儒传统,重新振作儒学经世致用一端罢了。

——摘编自林李楠《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变革》

材料二   在这个文化转型的漫长过程中,1516世纪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水岭,在此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文化变革活动象征着一个新生命的萌动。但是旧的文化尚未死去,新的文化也未壮大,双方仍然相互撕咬着纠缠在一起。到了17世纪,宽容精神、国家主义和科学理性的勃兴已经基本上决定了这场旷日持久战斗的胜负,但是西方近代文化的最终凯旋曲一直要到18世纪才被启蒙运动奏响。

——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实学思想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5~17世纪中国实学思想和西方思想的不同之处及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公”“私”关系的讨论和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论说,曾经使我们将那个时代称之为“启蒙时代”。……但黄宗羲们没有真正的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他们也没有设想出一个权力更替和权力制约的机制。急剧的改朝换代,决定了他们的“待访”必将成为一种“空守”。因此,对他们思想的启蒙色彩要做仔细的检讨,或者说他们的启蒙意义要到晚清才得以真正展现。

——摘编自干春松《儒学概论》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典型的民权宪法,第一次比较充分的体现了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的宪政理念,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立宪的新篇章。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否定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之久的封建主义的专制制度,从而树立了帝制非法和共和合法的观念,促进了民主主义潮流的大发展和人民思想的大解放。

——摘编自袁兵喜《权利与权力的规制——<中华民国临时的法>之宪政理念》


(1)根据材料一,写出黄宗羲的代表作。结合所学,从“‘公’‘私’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视角,概述黄宗羲思想所具有的“启蒙色彩”及其对晚清思想家的“启蒙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方面的主要体现,并指出该“约法”的历史地位。
2022-04-0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明末清初,儒家群体中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趋势,即越来越多的儒者强调省察改过的道德实践,伴随这一趋势的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儒家修身日记的大量涌现。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       
A.深受“程朱理学”影响B.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
C.背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D.抛弃了传统义利观念
5 . 明清时期社会上出现一种新知识分子,以明末松江陈继儒为代表。他召集文人编书,主要内容是比较美好的文人生活指南,如古董书画、品茶品酒等等。结果,这些书销路很好,他因此名利双收,轰动一时。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奢侈性消费增加B.科举制度的没落
C.社会阶层的固化D.重文的社会风气
2022-04-02更新 | 28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焕生机,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以下哪些著作能体现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A.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B.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C.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D.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2022·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只静坐读书“耗气劳心,萎惰精神,疲软筋骨”,使人“兵刑钱谷,渺不知为何物”,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的主张。据此可知
A.倡导格物致知的修学方式B.市民阶层文化诉求发生改变
C.理学的心性义理遭到质疑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开始萌芽
2022-03-22更新 | 27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考据学在清代发展成一门专门学问,其主要内容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考据学以其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较大贡献。考据学的兴起体现了
A.对君主专制的批判B.工商阶层的经济诉求
C.对空谈心性的反思D.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
2022-03-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1474~1544年)指出:“近世好高迂腐之儒,不知国家养贤育才将以辅治,乃倡为讲求良知,体认天理之学,使后生小子澄心白坐,聚首虚谈,终岁嚣嚣于心性之玄幽,求之兴道致治之术,达权应变之机,则闇然不知。”这表明王廷相
A.倡导崇实黜虚学以致用B.从根本上否定儒学思想
C.肯定了心学的重要作用D.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社会的三大子系统: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是居高临下的,不仅居第一位,而且包容并支配着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所谓“政治一体化”的特殊结构类型。经济是大国政治的经济,即着眼于大国专制集权体制的经济,私人经济没有独立的地位,因而也未能产生的独立的社会力量。文化是高度政治伦理化的文化,着眼于大国专制一统为主旨的意识形态整合的功能,异端思想和形式化的思辨不是没有,而总却被遮蔽,了无光彩。政治高于一切,一切都被政治化,一切都以政治为转移。这种社会生态性的高度倾斜,造成不了什么别的力量去制衡、约束政治系统,成为中国难以走出“中世纪”的症结。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观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3-09更新 | 46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